本篇文章1129字,读完约3分钟
编者按:5月27日至31日,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国的全国大型科技博览会,许多新技术和产品从这个展会中走出来,进入人们的生活很多年了,许多先进的科技理念在这里诞生了。在本届世博会上,与低碳相关的高科技成为最大亮点,为公众勾画了未来低碳生活的蓝图。
新能源、低碳金融、循环经济等世界热点话题成为本届世博论坛的焦点。在能源战略峰会上,电力、新能源汽车等企业的发言重点是节能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在金融峰会论坛上,“低碳经济与绿色金融”成为出现率最高的词汇,低碳金融成为商业银行新的业务点...
世博期间,记者深入热点论坛和世博园区,聚焦亮点,收集意见,精心准备了一份“世博拼盘”与读者分享。
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金融峰会”于5月27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是“金融重建与经济发展”。金融监管当局的官员、专家和学者对当前的金融热点和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经济转型:金融创新的“方向盘”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肇星出席了“2010中国金融峰会”,他表示,金融将成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创新优化的推力和调节杠杆。
王肇星表示,金融本身就是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做大做强和金融现代化不仅可以直接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对于促进和带动整个经济和产业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金融结构的调整和金融科技创新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投资银行副行长龚方雄表示,中国能否实现成功的经济转型,将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
“在未来5到10年,中国的投资将集中在服务和消费上,其增长率将超过过去3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龚方雄表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逐步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逐步增强。“目前,发达国家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在60%至70%之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也在65%至70%之间,而在中国,这一比重只有40%。”他认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下一阶段的标志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驱动力的转变。
他认为,在出口拉动经济、投资拉动消费和服务业的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小企业作为这些经济形式的主体,应该从依靠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渠道不仅是股市,还有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孵化和天使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它们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因此,中国未来经济转型的成功取决于中国整体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能否有进一步的发展、突破和创新,这将丰富其融资渠道和来源,尤其是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非常好的融资平台和市场。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低碳金融:商业银行的创新点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