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61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6日电经过一年多的模拟运行,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开幕。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国电价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突破。
据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介绍,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是在全面考虑华北区域电力市场的基础上,由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和电网公司参与的,面向发电企业、大用户和区域外电力市场的系统。
根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批准的《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华北区域电力市场方案》,进入多边交易市场的电价形成机制打破了传统的“政府指导价”定价模式,由买卖双方协商形成电价。此外,此次改革首次以电力消费者为主体进入市场,打破了电网公司独家购电的垄断格局。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王玉民表示,近年来,中国通过市场配置的电能资源逐渐增加。2009年,通过市场实现的省际交易电量为860亿千瓦时,占统一发电量的5%。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厂网分开”改革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深化电价制度改革,建立规范的市场交易制度创新是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重大课题。
根据上述方案,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将分阶段建设:目前,部分发电机组和直接购电的大用户将以有限的电量参与市场竞争,然后逐步扩大市场准入范围和市场用电比例,最终与华北电力市场融合,实现自由市场准入,开放批发、零售和金融电力市场。
从2006年到2009年,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开始模拟运行。内蒙古电力多边贸易市场已经探索和准备了多年。截至2010年4月,共有19家发电企业和18家大用户参与市场,总交易电量为225.1亿千瓦时,在模拟运行中进行了实际结算。
标题:我国首个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启动 突破“政府指导价”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