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3字,读完约4分钟

新能源技术在上海世博会上上市。正如往届世博会促进了新技术和发明的创新一样,本届上海世博会展示的最新技术有望引领未来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方向。

新能源技术赶集上海世博会 引领未来技术创新

在中国馆33米高的地板上,Fanneng.com吸引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该方案旨在打破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简单并列模式,将其转化为可回收利用的能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以系统能效技术为核心的节能减排方案。

新能源技术赶集上海世博会 引领未来技术创新

目前,业界对能源利用模式创新的讨论往往跳出原来的“立井”能源利用模式,利用系统能效技术优势互补,获得更高效、更清洁的能源。

泛能源网络拓宽了新能源的概念

作为中国未来能源的新技术,世界能源网在世博会中国馆展出。游客通过现场触摸屏的生动体验,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能源通过环球能源网实现了能源生产、储存、运输、应用和再生整个生命周期的优化配置,并能深刻感受到环球能源网给未来家庭、公园和城市带来的巨大变化。

新能源技术赶集上海世博会 引领未来技术创新

专家表示,一旦通用能源网络成功应用,将颠覆原有的能源系统,包括各种能源的生产模式、使用模式和转换模式,创造高度有序的能源,从根本上实现能源效率最大化。

新能源技术赶集上海世博会 引领未来技术创新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未来的能源结构主要是可再生能源,以化石能源为补充,这两种能源的存在不是简单的并列,而是循环往复,彼此有着内在的联系。一般来说,化石能源将在能源转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其转化产生的一些物质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普及能源网络技术的示范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能源相互转化以实现高效和清洁利用的例子。

新能源技术赶集上海世博会 引领未来技术创新

例如,煤可以转化为清洁的甲烷,而气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利用微藻生物碳吸收技术作为资源。根据公共信息,微藻具有高产油率,是世界上生长和繁殖最快的生物。它能通过光合作用有效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通过生化过程将微藻中富含的油脂和多糖转化为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等清洁能源。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如食用油、化妆品和饲料。

新能源技术赶集上海世博会 引领未来技术创新

据了解,提出“泛能源网络”新概念的国内清洁能源创新企业新奥集团,在微藻生物碳吸收等一系列低碳清洁能源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的无井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化示范项目已成功运行10个月。与传统的40-50%的煤炭开采率相比,气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煤炭开采的安全性,而且可以将煤炭的利用率提高到73%左右,特别适用于褐煤和低热值的废煤。

新能源技术赶集上海世博会 引领未来技术创新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有许多碳捕获技术,但瓶颈在于暂时无法解决高成本和高能耗的问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指出:“由于碳捕获的高成本、高能耗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碳吸收和碳利用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如果国内微藻生物碳吸收技术能够在未来3-5年内实现产业化,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促进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

新能源技术赶集上海世博会 引领未来技术创新

业内一些专家向本报指出:“在任何新能源技术的早期阶段,肯定会有一个高成本阶段。目前,微藻生物碳吸油的中试结果比普通柴油的成本高4到5倍,但通过技术创新,未来肯定能解决成本高的问题。”

新能源技术赶集上海世博会 引领未来技术创新

需要消除障碍以提高系统能效

所提议的无处不在的能源网络不仅是为了能源的清洁转化,而且是为了通过颠覆传统的能源生产和应用模式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新奥集团首席科学家甘中学博士表示,能效已被视为继碳能源、核能、风能和太阳能之后的“第五能源”,所谓系统能效是指在从生产、运输、应用到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各种能源的效率最大化。

新能源技术赶集上海世博会 引领未来技术创新

目前,系统能效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其大规模推广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最大的障碍在于行业之间的壁垒。例如,现在发电厂的发电效率为37-40%,其中55%成为热能。发电厂通常只回收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他热能被浪费了。如果屏障能被打破,热能利用的效率就能大大提高。

新能源技术赶集上海世博会 引领未来技术创新

此前,一些专家呼吁政府除了打破企业间的壁垒外,还要给予政策支持。“如果我们能打破能源行业的壁垒,节约的能源可以相当于一个葛洲坝(600068)水电站,甚至挽救一个三峡。”

新能源技术赶集上海世博会 引领未来技术创新

此外,能效系统的初始成本增加也是一个大问题。一些研究指出,建立能效系统可能会使企业成本增加5-8%,但这可以通过提高能效来弥补。只要国家政策有助于打破壁垒,整个系统可能在一至一年半内收回投资,然后享受节能带来的成本节约。

标题:新能源技术赶集上海世博会 引领未来技术创新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