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1字,读完约3分钟
自今年年初以来,被称为中国北方“大粮仓”的黑龙江省一直受到大雪等极端天气的袭击。特别是,一些地区刚刚遭遇了近50年来最大的降雪,农忙季节被大大推迟。据估计,春播时间将推迟约10-15天。中国北方的“大粮仓”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极端天气下的农业时间被推迟是一个必然的结论
黑龙江省气象台台长、高级工程师纳吉海说,今年4月12日至13日的暴雪是黑龙江省自1961年以来最大的降雪。最厚部分达36厘米的降雪进一步推迟了农作季节,加剧了春耕生产的不确定性。
《经济信息日报》记者从黑龙江省气候中心了解到,2009-2010年冬季(2009年11月-2010年2月),全省冬季平均降水量为39.6毫米,比上年同期高出82%,位居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仅次于2005年。其中,2010年2月降水量异常高,为1961年以来同期之首。
除了冬季异常的降雪,4月12日至13日,黑龙江省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罕见的暴雪。暴风雪过后,该省29个县市的降雨量超过10毫米。据气象部门统计,黑龙江省4月初平均气温为0℃,比上年同期低2℃-3℃。受活跃的空冷空气影响,去年的“寒冬”天气持续到今年3月,全省气温比往年晚暖10 -15天。
黑龙江省气象台台长、高级工程师纳吉海以哈尔滨为例进行了分析。去年3月27日,地面稳定温度达到0摄氏度,今年直到4月3日才达到这个值;去年4月6日,地面的稳定温度可能会达到5摄氏度,这是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达到的。这两组数据表明,地温低,解冻慢,恢复期推迟,因此春播生产比往年至少推迟10天。
农民们担心准备重新种植早熟品种
《经济信息日报》记者在双城一家种子公司门前遇到了前来公司换种子的中兴村村民崔书立。她焦急地说,大雪推迟了农作季节,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所以她计划用早熟品种代替晚熟玉米种子。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种子本身没有问题,种子公司不愿意为她交换。种子公司担心农民会来交换它,晚熟品种将不会出售。
4月中旬,《经济参考报》记者走访了黑龙江省绥化、双城、鹤岗等农业主产区,看到耕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最浅处积雪至少有20厘米厚,几乎所有的玉米秸秆和残茬都被积雪掩埋。因为温度不高,雪融化得很慢。
双城市双城镇中兴村村民南福泉(音)非常焦虑地说:“4月12日,雪下得太大,我们家没拔的玉米秸秆都埋在里面了。”遗憾的是先前的大雪还没有融化,现在雪下得更大了。看这个姿势,大雪要半个月才能融化。我想如果我说得少一点,我就得把耕种时间推迟10天。”
黑龙江省气象研究所信息部气象学家严平告诉记者:“春耕整地推迟,春播也相应推迟。”她指出,目前的低温、大雪和高土壤湿度影响了春季整地的进度。以双城市为例,大部分旱田仍堆积着秸秆和残茬,只有在雪融化10-15天后才能在地面进行分类,因此春播将相应推迟,尤其是第一、二积温区将受到不利影响。
除玉米种植外,不利的气象条件也影响了黑龙江省的春小麦种植。根据黑龙江省农业统计,正常年份小麦播种基本在4月初结束,今年4月10日左右开始。目前,小麦播种面积不足15万亩,不到计划种植面积的5%。小麦的播种时间因地而异,甚至有小麦不能在某些地方种植的危险。
有关专家还提醒说,在农时推迟的情况下进行春播时,黑龙江西部地区应防止干旱或“冷泉”等灾害。现有气象资料表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已出现干旱现象,并可能遭受“冷泉”袭击。
标题:暴雪致农时延后“大粮仓”面临考验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