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3字,读完约2分钟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2010年煤基合成天然气技术与经济研讨会上了解到,中国目前有14个在建和规划中的煤基天然气项目,计划产能为每年250亿立方米,紧随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供气能力。
据记者了解,业内许多企业认为发展煤基天然气是解决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天然气价格的预期上涨使得煤基天然气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煤制天然气项目近年来已经启动。仅去年下半年,中海油与同煤集团合作建设的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正式开工,新文矿业新疆伊犁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和清华集团新疆伊犁13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开工建设,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新疆伊犁煤制天然气项目奠定了基础。
与企业的热情相比,国家对煤制天然气项目非常谨慎。去年5月,国家石油化工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煤制天然气列为煤化工五大示范项目之一,并将其定位为示范型项目。据记者了解,在规划的14个煤制天然气项目中,只有2个是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内蒙古惠能煤化工有限公司16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这两个项目分别于去年8月和12月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准。
同样在去年12月,与国家发改委批准慧能煤制气项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银电力有限公司的煤制气项目在本月中旬被拆除。公司宣布原计划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建设煤制天然气投资示范项目,经审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后决定终止该项目。据行业分析师称,项目终止可能是因为煤基天然气没有商业运营表现,风险相对较高。
据了解,煤基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正面临水资源短缺和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这些项目一般建在西部富煤地区,水资源相对稀缺,使得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面临制约。
标题:煤制气规划气量紧追“西二线”供气能力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