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4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宝钢不仅要解决铁矿石谈判留下的尴尬,还要平衡“一个人装修两个角落”的尴尬。
宝钢再次被推到铁矿石谈判阶段,不仅要“保护羊群”,还要代表中国谈低价进口铁矿石,以利于国内钢铁企业的健康、自主经营。与此同时,它承担着更艰巨的企业规模扩张的责任,并盯上了国内的“羊”。
宝钢的并购重组愿望今年尤为迫切。随着新的钢铁产业政策的出台,宝钢提出了要纳入国家扶持的“10-20亿吨钢铁企业”名单,必须“责无旁贷”的目标。对于宝钢目前来说,最令人担忧的显然不是铁矿石原料的供应,而是如何弥补生产规模上亿吨的不足。
把刀退回去
宝钢将恢复铁矿石谈判。1月27日,MIIT明确表示宝钢将代表中国钢铁企业进行外国铁矿石谈判。至于中国钢铁协会在本轮谈判中的地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指出,将支持中国钢铁协会和五矿商会,统一国内钢铁企业和贸易商。
去年是中国参与铁矿石谈判以来的唯一一次。钢铁企业“无米之炊”的窘境,充斥着对谈判的领头方中国钢铁协会的抱怨,因此他们期待着2010年的谈判结果。
在各方的期待下,宝钢被推回到舞台上,尽管它之前的纪录是“五连败”。
1月28日,本报获悉宝钢将更换谈判人员,以争取更好的谈判结果。“很有可能,原材料采购中心总经理王立群将被派去接替丁寿虎担任谈判首席代表。”据内部人士称。丁寿虎是原材料采购中心原材料部的总经理。
这意味着宝钢首席代表的“规格”有所提高。王立群,1956年出生,自2008年起担任宝钢(600019)总经理助理、原料采购中心总经理。2005年,他被宝钢任命为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长。
然而,宝钢对更换代表的消息“不予置评”。"我们无法提供任何有关铁矿石谈判的信息。"宝钢回复本报。
宝钢今年面临的压力在于,是否应该遵循中钢协此前的谈判底线,能否谈得上令人满意的结果,这可能是其更换首席代表的最大原因。
谈判者的地位不仅加强了宝钢在行业中的地位,也促进了宝钢获得铁矿石。
除了年度铁矿石谈判,宝钢还从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fmg等铁矿商那里获得了长期供应合同。其中,仅必和必拓每年的铁矿石供应量就达到1000万吨。另外,宝钢和力拓组建的宝瑞奇矿业公司年生产能力为1000万吨,淡水河谷组建的宝华瑞矿业公司年生产能力为600万吨。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宝钢的原料供应。
“虽然宝钢的铁矿石是100%进口的,但铁矿石供应并不紧张,该公司的铁矿石基本上来自长期协议矿山。”宝钢的一名官员表示。
宝钢的待遇超出了国内其他钢厂的能力范围。以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协议矿山比例约为50%,其余50%主要来自现货市场。
“铁矿石商正在减少长期矿量,很难达成长期供应协议,尤其是今年,对方的条件和价格要求越来越高。”一家钢铁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企业别无选择,只能去现货市场收购高价矿。”
长期协议矿的丰富供应使宝钢在铁矿石价格上涨中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本报从宝钢获悉,去年宝钢集团实现利润总额14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57.6%。相比之下,截至去年11月,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利润仅为448.24亿元,同比下降61.27%,产品销售利润率仅为2.2%。
也就是说,去年宝钢一家企业的利润约占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的30%。
“宝钢的代表性不足以全面反映中国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状况。”招商局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分析师何荣良表示,宝钢具有进口成本低、运费低、靠近港口的优势。此外,中国钢厂主要生产建筑用钢,而宝钢是高端钢板的代名词,并向高端产品发展。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宝钢角色冲突:铁矿石谈判抑扬两难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