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65字,读完约2分钟
目前,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在国内市场有被神化的嫌疑,有不少评论指责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背离价值投资”。因此,巴菲特价值投资哲学的优点写得很好,但其局限性被大多数人忽视了。对许多投资者来说,这些限制已经成为重复犯错的盲点。
毫无疑问,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哲学和方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投资方法。但首先,它不是证券投资领域唯一正确和成功的投资方法;其次,严格来说,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属于绝对价值投资,是一种适合于某种决策情况的方法。根据作者的研究,这种方法有四个缺陷。
一个缺点是:适合这种投资方式的时间窗口狭窄,不适合许多机构投资者。
人们常常感叹:价值投资的理由和条件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在中国,有些人甚至认为在正常市场中基本没有条件实施这种价值投资理念。这并非不合理。
绝对价值投资法所要求的证券投资时机不仅是股票价值被低估,而且要有一定的深度——有一个安全的边界。换句话说,实施价值投资的市场条件是个别或整体股票价格被大大低估和误判,市场效率丧失。这就是“别人害怕的时候,我是贪婪的。”
毫无疑问,符合这一条件的股票投资有很高的收益率,但适合其操作的时间窗口太窄。这种投资机会在中国市场恐怕每三五年才会出现一次。在成熟市场至少每5年或10年出现一次。
问题是:大多数时候,证券市场属于正常市场,有合理的估值或低估,但低估是有限的。对于绝对值投资者来说,观望期可能长达数年,这是许多投资者无法接受的。例如,保险基金,虽然这类机构的投资目标不是巨额利润,但它们不敢等待几年不确定的“让别人害怕的机会”。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巴菲特价值投资方法的四大缺憾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