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2字,读完约3分钟

创新见证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大力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推进自主创新,不仅是应对危机、促进增长的应急措施,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

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以技术创新抢占煤机产业制高点

——太原矿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克斌

翻开太原矿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记录,记者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例子:

1986年,中国第一台大功率AM-500液压采煤机从此下线。

1997年,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机载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从这里开始。

2007年,我国第一台大功率智能电牵引采煤机研制成功。

2008年开发的1800千瓦电牵引采煤机创造了中国最高的采煤记录。

2009年,世界上最大的2500千瓦电牵引采煤机成功下线。

是什么让这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企业继续创造中国煤机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记者近日对太原矿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入采访..

创新成就自主知识产权

引进是基础,消化吸收是能力,创新是关键。太原煤矿在引进中形成了自己的开发能力和制造能力

20世纪80年代,中国是煤炭消费大国,但不是煤炭机械强国,煤炭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山西作为一个拥有全国四分之一煤炭储量的煤炭大省,提出了今后每年生产4亿吨煤炭的目标。但当时我国大多数矿山使用的是年产量不到100万吨的小型采煤机,年产量很难超过1亿台。如何实现这个一次成倍增长的目标?

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以技术创新抢占煤机产业制高点

“经常不眠之夜。即使你睡着了,你的梦也只是一个大剪子的影子。”太原矿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孟涛身着蓝色工作服,他对那个时代记忆犹新。“大型采煤机关键技术的缺乏使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啃掉这块‘硬骨头’,但目标任务已经下来,企业急于生产。我们做什么呢我们决定先购买技术。”1984年,太原煤矿从英国购买了AM-500采煤机的技术图纸和样机。

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以技术创新抢占煤机产业制高点

这些图纸花费了近500万美元的外汇,这些外汇是太原的矿工们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劳动积累起来的。

太原煤矿的技术人员开始日夜研究这些图纸。从1984年4月到1985年8月,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们翻译了318个技术标准和350万字的文件;改造了1526张主机图纸和1305种设计工艺设备。

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以技术创新抢占煤机产业制高点

艰苦的工作没有白费,核心制造技术如大型复杂箱体精密液压零件的外壳技术很快被掌握。“通过对AM-500采煤机的消化、改造和再创新,太原煤矿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R&D及制造人才。”太原矿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克斌表示,这也为太原煤矿今后持续自主创新提供了条件。

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以技术创新抢占煤机产业制高点

中国第一台在16度以上陡坡上运行的采煤机,应用于井下电牵引采煤机的四象限变频技术,以及第一台大功率智能电牵引采煤机……越来越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采煤机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现在,中国每10个采煤机中,就有6个是太原煤矿生产的。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以技术创新抢占煤机产业制高点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