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1字,读完约4分钟

重庆啤酒(600132)宣布,公司最大股东重庆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拟将其持有的重庆啤酒12.25%的股权转让给嘉士伯啤酒香港有限公司,股份总额为5929.46万股,总金额为23.85亿元。股权转让完成后,嘉士伯香港及其附属公司嘉士伯重庆有限公司将共同持有重庆啤酒29.71%的股权,成为公司的最大股东。重型啤酒集团持有该公司20%的股权,是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中国证券报》,6月11日)

中国啤酒市场是否会遭遇“全面沦陷”

重庆啤酒股权转让的热战持续了两个多月,终于结束了。不幸的是,赢家既不是重庆啤酒,也不是中国的首都。

2010年4月初,重庆啤酒以“治疗性乙肝疫苗项目”为由,出售重庆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重庆啤酒国有股59,294,582股,占总股本的12.25%。消息发布后,业内普遍认为“重庆啤酒的股价有些高估”。微妙的是,知道股价被高估出售,仍然有三个啤酒巨头,嘉士伯,华润雪花和安海斯-布希英博,竞争,最后的战斗是嘉士伯和华润雪花之间。显然,嘉士伯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啤酒市场是否会遭遇“全面沦陷”

知道“嘉士伯已经持有重庆啤酒17.46%的股份,一旦转让,嘉士伯将持有29.71%的股份,这不仅超过了2003年重庆市国资委设定的政策红线,也超过了重庆啤酒集团20%的持股比例,成为重庆啤酒的最大股东。”在这种情况下,重庆啤酒国有股转让的比例和目的必然会引发无限遐想。

中国啤酒市场是否会遭遇“全面沦陷”

虽然华润雪花像嘉士伯一样是外资企业,但在很多人眼里,华润雪花真的像一个内资企业,华润雪花赢得了“国内啤酒之王”的称号,占领了西南啤酒的长城,无法单独进攻重庆市场。在这场与嘉士伯争夺重庆啤酒股份的斗争中,有人认为华润雪花的优势在于,国内资本正在审批过程中,而且几乎没有限制性条件。不幸的是,最终是嘉士伯。

中国啤酒市场是否会遭遇“全面沦陷”

重庆啤酒股份的转让成功地使嘉士伯成为重庆啤酒的最大股东。不难想象,此后中国西南地区的啤酒市场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更有意义的是,“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5%的限制可能被打破”已经成为现实,由此可以断言,中国啤酒市场将开始进入全资本状态。

中国啤酒市场是否会遭遇“全面沦陷”

毋庸置疑,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情结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国家”存在一天,经济民族主义就不会消失,否则,美国国会议员就不会无所事事地发号施令,试图改变人民币汇率。

中国啤酒市场是否会遭遇“全面沦陷”

一年前,青岛啤酒(600600)的第二大股东英博宣布将青岛啤酒19.9%的股份(报价、信息、评论)出售给日本朝日啤酒有限公司。一旦成功,朝日啤酒正式成为青岛啤酒的第二大股东,然后朝日啤酒可以再收购h股或英博3.9%的股份,然后它可以控制青岛啤酒。最后,新华都(002264)董事长陈发树挽救了青岛啤酒的股权危机。随后,它引发了公众舆论的热烈讨论。"外资已经渗透到中国啤酒市场,民族品牌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业内人士曾表示,“目前,在国内啤酒行业,大部分外资只参与参股,因此行业的垄断还没有形成,所以没有必要太过担心。”似乎首都不会放弃中国啤酒市场,人们可以安心地喝啤酒,安心地睡觉。

中国啤酒市场是否会遭遇“全面沦陷”

仅仅过了一年,重庆啤酒就轻松放弃了最大股东的地位,并公开表示要确保仍有余音,但西南啤酒市场已经是100%外资企业了。最令人痛心的是,国有股,而不是普通的私人资本,被出售,但他们必须向公众解释他们的行为与所谓的“利用外资,现在许多领域应该释放。”

中国啤酒市场是否会遭遇“全面沦陷”

在商业术语中,出售股权是资本流动中最常见的事情。买卖双方都愿意出售的比例和股票价格的定价几何。从重庆啤酒股份出售的过程来看,为什么控制国有资产的老板们认为公平出售就像“廉价出售”?在知道股价被高估和卖出股票的比例过高的情况下,仍然有可能顺利地将股票卖给“目标客户”。完成这个过程实际上并不容易,但操作起来却相当容易。公众无法相信股权出售的目的和过程像公开信息中披露的那样简单。这也是一场资本战争。中铝未能收购外国矿业公司,以及娃哈哈抛弃达能的案例,或许可以解释问题的实质。

中国啤酒市场是否会遭遇“全面沦陷”

无可否认,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是弱肉强食,但政策红线的制订本身显示市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外资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啤酒市场的情况下,重庆啤酒股权出售“开盘”后,将形成既成的资本入侵。如果政策红线只是名义上的,它就不能保证底线,后果将不堪设想。

标题:中国啤酒市场是否会遭遇“全面沦陷”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