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0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生产的“呜呜祖拉”创造了世界杯历史上的商业神话。然而,由于中国制造业的限制,失去了男子足球队的中国也没能成为本届世界杯真正的商业赢家。
■吴祖是一部大片
呜呜祖拉可能是世界杯历史上最令人兴奋的商业神话:尽管受到批评和抱怨,但中国玩具制造商根据非洲土著人赶走狒狒的工具仿制的塑料喇叭已经成为南非世界杯的象征,现在每两秒钟就在世界各地销售一次。
浙江宁海县西店嬴稷塑料文具厂的老板吴怡君就是一名粉丝。他的工厂为球迷生产各种欢呼用品。他向新华社展示了他2001年的设计图纸,声称自己是本届世界杯呜呜祖拉商业化之父。
直到去年8月,一位非洲商人通过阿里巴巴的在线商务平台找到了他,以3元的价格谈成了1元人民币,并首次订购了1000台试销设备。
“这应该是世界杯上销售的第一批塑料呜呜祖拉,也是我唯一能盈利的订单。”吴怡君说道。
2010年1月,订单激增。到4月份,他的工厂已经生产了100万个呜呜祖拉,他的企业还生产了20万个用于南非世界杯开幕式的可口可乐喇叭。
工厂的色彩师吴是本地人,每天都要看世界杯的前两场比赛。“只要有队伍晋级,马上就会有那种颜色的订单。”
荷兰队提前晋级,吴和立即接到任务并调制橙。一周后,25000只橙色呜呜祖拉将被运往南非。
■制作呜呜祖拉是无利可图的
在中国,60厘米长的呜呜祖拉的出厂价是0.3美元,约合人民币2元。南非商人告诉吴怡君,这种令人头痛的噪音喇叭在南非世界杯上被抢购一空,价格高达60南非兰特,约合54元人民币。
对于压倒性的订单,吴怡君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订单分散到广东汕头较大的玩具厂。很容易模仿。打开模具只需要十天。很快,中国的许多工厂都加大了生产呜呜祖拉的马力。
“当有更多的制造商时,贸易商将开始降低价格。最后,这种产品在中国的离岸价格基本上是0.3美元。”吴怡君说道。
“我每生产一个呜呜祖拉就能赚一毛钱,工人们也能赚一毛钱。”严军说:“加班半年,等退了税,我就能赚10万元。”吴怡君算完之后有点郁闷。“每天忙到深夜,没有时间看球。据估计,所有生产呜呜祖拉的制造商都是这样的。”
"流通环节的利润是生产环节的几百倍."西递镇一位工业干部说:“钱是外国人挣的。这是低附加值加工和制造业面临的现实。”
据统计,中国出口的呜呜祖拉产值约为2000万美元,利润为5%。尽管呜呜祖拉上演了世界杯的商业神话,但中国制造商和工业工人得到的蛋糕很少。
■中国的“知识创造”之路漫长而漫长
“我可以接受人民币在2%以内升值,如果是5%,就没有利润了。”严军说:“现在塑料产品的出口退税是11%。我听说退税将于明年取消。当外国投资者下单时,他们会把中国的退税计入我们的利润。如果没有退税,否则中国产品将集体提价。如果他们不能上去,他们只会关门。”
吴怡君认为,如果他一开始就申请专利,他至少可以维持每3元的报价。"那就是赚100万元,而不是10万元."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郑宇民表示,尽管呜呜祖拉是在中国制造企业的启发下在世界杯上流行起来的,但它不是中国的“智力创造”,因此中国企业最终仍无法掌握国际定价权。“根本原因仍然是R&D制造业的设计和市场开发不够大规模和系统性,缺乏市场调研和市场前瞻性,最终缺乏核心竞争力。”
“Zuzula的案例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潜力,也给转型升级中的中国制造业上了生动的一课,因为在传统制造业的惯性下,转型升级面临着巨大的阻力。”罗卫东说:“要告别低成本竞争优势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痛苦,还需要很长时间。”
标题:世界杯“中国制造”为何商业失利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