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5字,读完约3分钟

前SFDA导演郑筱萸三年前被判死刑后,一直走在最前列的SFDA再次掀起反腐风暴。这次调查的对象是SFDA前副局长张敬礼。2010年6月13日,中央组织部确认张敬礼因严重违纪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免去副局长、党组成员职务,并接受组织调查。

张敬礼案:跨国公司“本土化”行贿

一位知情人士向《中国商报》记者透露,张敬礼与此案有牵连,或与他长期负责的医疗器械有关,在医疗器械注册中拥有生死权,在给一些工业企业“方便”后被举报。

张敬礼案:跨国公司“本土化”行贿

从郝和平(前SFDA董事)到张敬礼,医疗器械行业已经成为商业贿赂的“重灾区”。

或者与强生公司有关

在SFDA的网站上,关于张敬礼的个人资料已经被删除。根据前面的内容,该局以前有四名副局长,张敬礼排名第一。自2003年10月起,张敬礼担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敬礼案:跨国公司“本土化”行贿

张敬礼的案子也让许多人感到惊讶。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名官员告诉记者,在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前司长郝和平因接受商业贿赂被判刑后,郝和平直接领导的张敬礼在全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等多个场合发表了沉痛的讲话。他要求各部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监督队伍建设,拒绝了“糖衣炮弹”,并一再强调,无论职位多高,只要涉及违反纪律,他将受到严惩。“我没想到这次他被关了起来。”

张敬礼案:跨国公司“本土化”行贿

上述人士说,在SFDA内部,张敬礼作为第一副局长,也是分管政治工作的干部,所以在体制内掌握工作作风以前应该是张敬礼的工作。

此外,医疗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医疗器械监管涉及审批、认证和认证、检验和检测等事项。,而且权力相对集中。此外,医疗器械产品在市场上普遍具有较高的利润,这使得拥有准入权和批准权的相关权利人成为跨国企业政府公关的主要对象。

张敬礼案:跨国公司“本土化”行贿

根据美国司法部的数据,从2003年到2007年,西门子医疗集团向中国五家医院行贿约1440万美元,从而获得了2.95亿美元的医疗设备订单。业内有猜测称,张敬礼此次受到调查,或与本案的衍生产品调查有关。

张敬礼案:跨国公司“本土化”行贿

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张敬礼被“带走”的直接原因是他参与了多家医疗器械公司的贿赂举报,其中强生(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最著名的一家。这位人士认为,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这意味着其竞争对手的利益受到损害,工业企业通常会尽力从竞争对手那里收集一些贿赂的证据。

张敬礼案:跨国公司“本土化”行贿

强生(中国)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断然否认上述说法。该公司媒体经理姜科表示,一些市场猜测并不准确,强生公司尚未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调查。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张敬礼案:跨国公司“本土化”行贿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