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0字,读完约3分钟
在排放权交易的竞争中将会有另一个数字。
“山西排放交易中心的初步框架已经确定,预计将于近期投入运行。”近日,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刘西单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基于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交易的实践,山西省将建立一个跨地区、多媒体和跨行业的排放交易中心。交易中心的交易对象将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权,十二五期间将逐步扩展到氮氧化物和氨氮的排放权。
其中,二氧化硫排放交易主要是在火电行业,也考虑了二氧化硫排放的关键污染源,如化工、焦化和石油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交易以汾河流域重点工业企业为基础,在其他重点流域逐步开展。
“我们已于今年2月初向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提交了申请,希望将山西省列为全国排污交易试点。这一申请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批准。”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刘西单告诉记者。
随着“排放交易是节能减排的有效市场机制”这一共识的形成,建立交易平台即交易所或交易中心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十几个排污权交易所,包括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能源(600508)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污权交易所,它们被称为中国三大环境交易所。
尽管设立交易所已成为一种热门趋势,但在相关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方面仍存在制约因素。例如,污染物排放总量政策是不确定的,初始指标如何分配,二级市场是不活跃的,卖方不愿意出售,以及交易所本身的定位。
据记者了解,山西省除了建立省级排污权交易中心外,还试图通过设计排污权储备制度、设定置换系数等相关制度来解决目前困扰排污权交易的上述问题。
山西排污权交易路径:自上而下
作为能源企业聚集的主要能源省,山西似乎想探索不同的排放交易途径。
“山西和浙江、江苏一样,都是从地方试点开始,从下往上推进。不过,山西的推广显然更加困难。”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副总工程师杜斌说。
杜斌表示,江浙的排污交易主要是治水,排污交易主要是基于cod的水污染物交易。交易主体主要是中小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单笔交易量不会太大。行政协调不那么困难;山西的排污权交易主要涉及气体处理,而排污权交易主要涉及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大型国有能源企业是主要的交易主体,单笔交易量往往较大,使得行政协调相对困难。
因此,山西智库认为,山西需要一个省级交易平台来打破自上而下的阻力,大力推行排污权交易。拟建的山西省排污权交易中心将由山西省环保厅直接指导,并将被确定为山西省唯一指定的区域排污权交易平台,负责全省的排污权交易活动。
从现实条件来看,山西省已经具备了建立这样一个平台的技术基础。
记者从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了解到,“十一五”以来,山西省建成了国内第一个既能监测控制又能监测结果和过程的污染监测系统,为准确验证污染排放数据奠定了坚实的测量基础。
目前,山西省有12个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包括1个省级监控中心和11个地级监控中心)。现有3056万千瓦燃煤机组和重点污染源配备了与环保部门联网的自动监控系统,涉及758家重点企业、912个废气排放口和403个废水排放口。环保设施运行记录仪1315套,报警装置645套,停电分级。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山西排污权交易中心年内有望试水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6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