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4字,读完约4分钟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网上购物引发的消费纠纷就是其中之一。近日,北京部分电子商务企业承诺未成年人网上购物需征得父母同意,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探索,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以其便捷和实惠受到了广大网民的青睐,并日益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购物渠道。然而,随着网上购物的普及,一些社会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网购不仅是城市白领的最爱,也是渴望尝试新事物的未成年人所接受的。然而,相对而言,未成年人更容易非理性购物。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如果他们用心去购买一些不必要的或昂贵的物品,他们应该在商品到达时付账吗?如何退货?这确实是个问题。 据《北京晨报》报道,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工商分局起草了《海淀区信用企业联盟保护未成年人消费者权益承诺书》,组织JD.com、Sina.com、百度佑和等20家电子商务企业签约,划定了7个未成年人网上购物禁区。建立和实施未成年人消费纠纷处理机制。该网站提醒消费者,作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如果交易合同未经监护人批准,将自动被视为无效。这可能被认为是保护未成年人消费者权益的一个积极的声明和有益的探索,但仍难以付诸实践。这一承诺最终是否会成为一种宣传噱头,还有待观察。 未成年人网购有七个禁区[h/]如今,电子商务无处不在地渗透到公众生活中,网购这种时尚的购物方式也吸引了大量的未成年人。然而,如果未成年人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网上购买,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未成年人购买一些危险或不良物品,无疑会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然而,如果未成年人偷了父母的信用卡并用大量的钱买了一些东西,当父母要求退货时,很容易产生消费纠纷。 成年人仍然对某些事情上瘾,而未成年人更可能是非理性的,对某件事情上瘾。因为他们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很容易盲目追求一些所谓的人气。例如,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许多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所以未成年人可以很容易地用父母的银行卡通过网络购买游戏卡。 针对电子商务市场的现实,海淀工商分局起草的承诺书规定了未成年人网上购物的七个禁区:包括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含有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不良内容的音像制品,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的各种商品;展示商品或服务时,应完整准确地描述其名称、功能和质量等基本属性,不得恶意夸大、恶意定价、欺诈和恶意竞争等。同时,建立了未成年人消费纠纷处理机制,建议未成年人在本网站购买单品价格高于1000元的商品时,应征求父母或监护人的意见。 据报道,新浪网商城将设立小额购物纠纷预付款基金,以确保未成年消费者的购物权益,一些企业也决定跟踪大额网上购物。 这20家电子商务企业已经公开承诺保护未成年人的网上购物权利,这无疑是对现实电子商务市场新问题的积极探索,但业界普遍认为难以实施。 首先,如何验证买家的身份和年龄是一个大问题。在真实交易中验证年龄是不现实的,更别说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中了。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购物者,商家逐一验证他们的年龄是不现实的。JD.com网站负责人说:“未成年人是指18岁以下的儿童。要身份证或户口簿是不现实的。我们通常在买方下订单后通过电话与对方沟通。如果交易金额超过2000元,销售员在沟通中特别注意询问或观察客户的年龄。此外,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买方的年龄可以在那时确定。但是很难做到100%准确。” 其次,如果监护人知道,就很难准确获得证据。父母对未成年人网上购物负有最直接的引导责任,并应承担监护义务。根据中国现行的《合同法》,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订立的非营利性合同原则上是一种效力待定的合同,只有经其法定代表人同意,该合同才能生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无法关注孩子的行为。新浪生活与产业部部长张旭表示:“在无法准确核实身份的现实情况下,一旦发生交易纠纷,如确认买家是未成年人,我们必须首先与监护人确认交易是否知情同意。如果监护人否认,合同自然无效。”但他也承认在获取证据方面存在困难。如何证明监护人在交易前是否知道需要进一步探索。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未成年人网购设七大禁区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