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71字,读完约2分钟

在春耕季节,记者在浙江各地采访中发现,近两年来,在这个工业大省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可喜的"种粮热",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原有土地流转过程中令人担忧的"无粮"倾向也得到初步抑制。

浙江再现“种粮热”

在春耕季节,天头又出现了“种粮热”

在浙江省诸暨市王家井镇,记者见到了1996年开始种植粮食的大型粮食种植者余德淼。在谈话中,余德淼说,目前,他手里有280多亩土地。"他们都习惯在两个季节里种植谷物、早稻和晚稻."面对记者的询问,余德淼表示,他原本想在调入的土地上搞花木,但最终还是决定种植粮食。“对苗木的投资太大,风险很高。近年来,政府对粮食的补贴不断增加,最高每亩补贴可达500多块,种粮也有好处。”

浙江再现“种粮热”

在浙江省海盐县,一位粮食种植大户张风良说:“一亩经济作物投资1万元,对我们来说太大了,经济作物市场波动太大。相比之下,种植粮食的收入虽然较低,但相对稳定且有保障。”

浙江再现“种粮热”

采访中发现,尽管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浙江省粮食产量仍有下降趋势。然而,自2007年以来,随着粮油产业被视为浙江省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对种粮的支持力度加大,该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非粮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浙江再现“种粮热”

朱基农办副主任朱说,去年新增的4万亩流通面积中,80.45%用于粮食生产。在诸暨市王家井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楼梁光告诉记者:“镇上有一个村子叫新南村。该村1153亩土地转让后,去年小麦统一种植,收获季节,田里出现了金色的麦浪。这一幕是第一次看到后,它被分为领域。”

浙江再现“种粮热”

据浙江省农业厅统计,虽然该省工业化仍在大规模推进,但粮食播种面积并没有减少,反而从2007年的1904.51万亩增加到2009年的1935.1万亩。粮食产量也稳步增长,全省粮食总产量从2007年的744.8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788.5万吨。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浙江再现“种粮热”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