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4字,读完约4分钟

在全球经济复苏之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欺诈罪对高盛集团提起诉讼,这使得金融市场再次动荡。受此事件和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的影响,a股市场19日大幅下挫,上证综指跌破3000点大关,两市创下2010年以来最大跌幅。

高盛事件警示中国金融市场应加强完善制度构建

业内人士指出,高盛事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不应被夸大。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进入后期阶段,这可能会推动美国加快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创新频繁的国家来说,这意味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前瞻性的风险防控监管体系。

高盛事件警示中国金融市场应加强完善制度构建

16日,美国证交会对高盛集团及其一名副总裁提起民事诉讼。根据这起诉讼,对冲基金保尔森公司在2007年向高盛支付了1500万美元,用于设计和出售基于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cdo)。在交易过程中,高盛没有向投资者披露该产品的鲍尔森空的信息,导致投资者遭受超过10亿美元的损失。

高盛事件警示中国金融市场应加强完善制度构建

这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相关机构首次对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次贷衍生品交易提起诉讼。消息传出后,全球金融市场受到冲击。用于衡量市场信心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恐慌指数vix当天飙升15.5%,全球股市普遍下跌,原油、黄金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美元大幅走强。

高盛事件警示中国金融市场应加强完善制度构建

英国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指出,与2008年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产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不同,高盛事件是在市场秩序基本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的,它是有关监管部门对以往违规行为的积极清算和调查,而不是市场矛盾的又一次集中爆发。因此,高盛事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是可控的,不会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新一轮的剧烈冲击。

高盛事件警示中国金融市场应加强完善制度构建

中国推出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和证券借贷等金融创新工具。高盛事件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发展有什么意义?

“这一事件的核心是针对金融市场的制度建设,而不仅仅是一般性的监管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后,投资银行行为应该如何定位,是否应该区别于传统的投资银行角色,是否应该通过创新产品限制其盈利行为?这些都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表示。

高盛事件警示中国金融市场应加强完善制度构建

李大霄表示,作为华尔街的巨人,高盛的内部防控和管理理念相对完善,但从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防范来看,高盛事件反映了相关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借鉴意义在于如何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公司的个人行为,这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负有责任。

高盛事件警示中国金融市场应加强完善制度构建

他认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是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管理工具,不会进一步加剧市场动荡。“更好地利用金融工具规避金融风险是中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方向。”

高盛事件警示中国金融市场应加强完善制度构建

在今年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今年要继续加强基础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市场的体制性和体制性问题,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市场化建设的深化,建立和完善市场内部稳定机制,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高盛事件警示中国金融市场应加强完善制度构建

金融专家谭雅玲指出,应该客观地评价高盛事件。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这一事件所反映的市场监管并没有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而完善;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市场并没有完全失控,这表明整个金融监管的基本框架仍然有效。

高盛事件警示中国金融市场应加强完善制度构建

“对于高端金融市场,市场发展迅速,创新性强。金融监管应加强对市场的跟踪和完善;低端市场的发展相对被动。如果不加快发展,失去的机会或损失可能更大。”谭雅玲说。

高盛事件警示中国金融市场应加强完善制度构建

她认为,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金融市场来说,最关键的是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制度的漏洞和市场的错位不能通过产品的引进和创新来解决。我们必须结合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阶段和国情,借鉴高端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提高全面性、计划性和战略性,促进中国金融的发展。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建设。”

高盛事件警示中国金融市场应加强完善制度构建

北京君投资管理中心首席投资官彭博士也认为,中国金融市场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应因类似事件的发生而放缓。要稳步推进金融监管和衍生品交易框架建设,建立前瞻性预防性监管体系。

标题:高盛事件警示中国金融市场应加强完善制度构建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