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4字,读完约2分钟

中信。义乌4月22日讯“掌握了电动雕刻机的核心技术,中国制版企业就可以告别‘为外国人打工’的时代了。”日前,浙江义乌的一家民营企业与浙江大学经过三年的合作,成功开发出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宽幅自动电子雕刻机”,改变了以往国内大型电动雕刻机只依赖进口的产业格局。

义乌民企攻克电雕机技术 制版业告别“打工”时代

记者了解到,国内雕刻制版企业有5170多家。由于电动雕刻机的关键技术和高端市场几乎被外国公司垄断,国内企业生产模板所用的大型电动雕刻机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虽然国内一些机构试图开发大型电动雕刻机来替代国外产品,但由于缺乏对常用关键技术的研究积累,只能跟踪和模仿国外产品,很难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首次应用到电子雕刻系统中。

义乌民企攻克电雕机技术 制版业告别“打工”时代

“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国外机械进口成本的上升,企业的利润率正在下降,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义乌博玛数码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鑫铭在中国推出了第一台大型“数码宽幅自动电子雕刻机”,他告诉记者,他从事的是制版行业,所用的机器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掌握中国人自己的电动雕刻机的核心技术成了他的目标。

义乌民企攻克电雕机技术 制版业告别“打工”时代

2008年夏天,经朋友介绍,万鑫铭找到了浙江大学现代制造工程研究所的专家,并介绍了自己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浙江大学立即招募了一批机械和软件人才组成研发团队,开始了项目研发。经过三年的合作,他们最终建立了一套适用于高性能凹印电子雕刻制版系统的关键技术,并成功开发出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宽幅自动电子雕刻机”。

义乌民企攻克电雕机技术 制版业告别“打工”时代

“我们开发的电动雕刻机注重超高速电动雕刻头,采用激光雕刻技术,使雕刻效率和模板的振幅加倍。”例如,万鑫铭表示,在国内印刷企业印刷宽3.8米、长3.8米的窗帘之前,需要用一个小模板印刷两到三次,然后将图案拼在一起才能成功生产。这种窗帘可以用电动雕刻机制作的模板来印刷。与国外相比,他们生产的电动雕刻机系统价格只有80万元左右,这将大大减少整个制版行业的机械设备投资,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义乌民企攻克电雕机技术 制版业告别“打工”时代

万鑫铭告诉记者,他们的项目已经通过浙江省科技成果项目验收。验收组的专家认为,它的一些性能已经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接下来,他和来自浙江大学的专家将进一步改进新型电动雕刻机。"努力使技术处于市场需求的前沿."

标题:义乌民企攻克电雕机技术 制版业告别“打工”时代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