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8字,读完约3分钟
两年前,在中小板上市的263网络通信有限公司(263网络)现在正在东山再起。据业内人士透露,263网络能否在2008年上市,主要是因为申请会议之前在海外成立的公司没有完全取消,主营业务不突出。两年后,263网络在海外设立的公司于2008年底完成了注销手续。但是它的主营业务形成了突出的优势吗?
主要业务不是固定的
263网络成立11年来,主要业务是1999年的互联网接入服务,2001年为95963名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2004年进入互联网电话市场。
主营业务的频繁变化使行业认为它并不特定于业务。虽然涉及到很多业务,但还没有做大。
自2004年以来,263网络已将其业务重点转移到VoIP市场,包括et服务和doshow服务。然而,由于对VoIP控制开放政策的错误估计,263网络于2006年开始剥离et服务并转移doshow服务。2006年10月28日,该公司将其电子交易业务剥离给上海智真视觉公司。之后,与直视及其关联方昊天新业共同投资伊泰莫砺锋,其中263网络占注册资本的19%,昊天新业占41%,直视占40%。
为避免上市后发生关联交易,2008年3月23日,263网络收购了浩天新业持有的伊泰莫砺锋41%的股权。因此,263网络虽然将电子交易业务剥离给智真智通,但仍以60%的股权经营电子交易业务。然而,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263网络在2008年4月上市仅一个月后,就将其在伊泰莫砺锋60%的股份转让给了Direct Vision?
值得注意的是,在伊泰莫砺锋成立时,两份招股说明书中的披露是不一致的。在2008年的招股说明书中,是“2006年10月28日”,恰巧是263网络将et业务剥离给Direct Vision的那一天,但在这份招股说明书中却改成了“2006年11月5日”,真是令人费解。
Handing Consulting的相关人士表示:“263 Network的业务重心是VoIP,但只需60%的股份就能运营这部分业务,这实际上反映出其主营业务并不突出”,这也是其2008年被拒绝上市的主要原因。
盈利模式的缺陷
2008年上市被拒后,263网络开始意识到其主营业务不突出的问题,转而专注于网络电话服务。2008年下半年,它投资了美国第三大网络电话运营商――italk。但是,目前国内政策并没有将VoIP业务的控制权放开给私人资本,VoIP被列为基础电信业务,只有电信运营商才有发展权,有“只有官员和国家官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味道。
然而,263网络采取“抓球”的政策,目前正与北京联通和北京电信合作开展这项业务。通讯观察人士项立刚曾告诉媒体:“在目前国家不开放的情况下,做这种生意风险很大。”一位对上市公司有深入研究的人也认为,263网络的这种盈利模式是“有缺陷的”。“VoIP服务具有低成本的优势,但是263网络依赖运营商来运营这项服务,这实际上利用了政策的优势。一旦政策改变,运营商将单干,这将不可避免地使私人网络电话服务的利润急剧下降。
事实上,去年12月,电信运营商的领头羊中国移动率先在广东测试了g3 VoIP服务,国内长途电话的费率低至每分钟6美分。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了263网络业务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
标题:263网络通信上市前夕遭泼冷水:被指盈利模式缺陷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8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