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2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中国煤炭供需将呈现基本平衡态势。一些地区煤炭暂时短缺有很多原因

最近,中国一些地区经历了煤炭价格上涨和当地煤炭供应短缺的问题。然而,我们可以从各种信息中判断,中国煤炭价格普遍上涨的条件尚未形成,煤炭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变。一些地区暂时缺煤有很多原因。值得提醒的是,为了实现煤炭供需平衡和市场稳定,生产者、运输者、储存者和消费者必须共同努力,相互指责是不合理或无益的。(据新华社报道)

电煤偏紧背后的四大原因

供求之间的总体平衡

2009年,中国原煤产量达到30亿吨,比上年增长约11%。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2010年中国煤炭供需将基本平衡,这是基于近年来煤炭产能、实际产量和需求的科学判断。

电煤偏紧背后的四大原因

目前,我国煤炭生产和对外转移已形成多元化格局。除了山西作为传统的煤炭基地外,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等地也成为煤炭对外转移的重要来源,内蒙古煤炭产量呈现后发趋势。2009年,中国煤炭进口份额也有所增加,净进口约为1亿吨。与此同时,中国煤炭生产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据国家能源局统计,近年来,中国煤炭产量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大型煤炭集团的产出率也在不断提高。2009年前10个月,作为中国煤炭价格重要“风向标”的秦皇岛煤炭价格一直保持平稳,但近两个月仅小幅上涨,没有全面提价的市场基础。

电煤偏紧背后的四大原因

山西煤炭产量达到历史峰值

专家认为,小煤矿的关闭和山西、河南等产煤省份的整合重组并没有影响中国煤炭的均衡供应。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秘书长梁敦实认为,煤炭资源整合后,煤炭产能不仅不会减少,还会增加,因为整合中有压力和保障,新增产能将超过淘汰产能。山西煤炭工业局局长王守真表示,经过整合重组,山西现代煤炭开采能力进一步提高,预计2010年山西产量将超过7亿吨。

电煤偏紧背后的四大原因

记者在山西了解到,2009年山西煤炭产量为6.15亿吨。随着山西煤矿从“整合重组”到“复产提速”的顺利过渡,重组整合后的煤矿和具备复产条件的过渡型煤矿验收后迅速恢复生产。自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山西原煤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月平均产量为6103万吨。今年1月以来,山西省煤炭日产量保持在200多万吨的高水平。

电煤偏紧背后的四大原因

造成煤炭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有四个

目前,中国煤炭供需的总体平衡并不排除某些地区和个别煤种在一定时期内供应紧张的可能性。据相关分析,目前,当地煤炭供应处于紧张状态。

根据各方意见,近期煤炭供应紧张有四个原因。首先,宏观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对电力和煤炭的能源需求大幅增加。2009年,东南沿海部分省份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部分地区高耗能行业出现复苏。2009年11月,全国火力发电同比增长38.8%,环比增长7.8%。全国直供电厂近期日均煤耗比正常水平增加了约80万吨,甚至比夏季高峰期增加了约35万吨。第二,由于季节性原因,南方水电发电量减少,导致火力发电负担增加,导致对煤炭的需求增加。2009年11月,水电同比下降23.3%。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计算,11月份,由于用火电替代水电短缺,消耗了近650万吨煤。第三,寒冷的天气导致冬季用电量和用煤量急剧增加。最近,煤炭运输受到强风、冷却和降雪的影响,导致中国一些地区的发电厂库存下降,煤炭供应紧张。第四,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它具有“替代”效应。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表示,只要国际油价上涨,煤炭价格就会上涨。煤和石油是彼此的替代品。如果油价上涨,许多企业将转向煤炭消费。

电煤偏紧背后的四大原因

各方共同努力保持市场平衡

要实现煤炭供需平衡和市场稳定,除了深化能源体制改革、理顺煤电关系外,政府还需要生产者、运输者、储蓄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此外,各级政府不应低估煤炭储运经营者作为“水库”的作用。在做好环保工作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淡季储煤,旺季卖煤”,是保证充足及时能源供应的好办法。

标题:电煤偏紧背后的四大原因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