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16字,读完约6分钟

前言:温州人又来了!“迪拜金融危机”、“山西煤炭行业变化”、“海南楼市泡沫”...国内外的金融事件似乎都与温州人有关。

“温州房地产投机者”、“温商的1000亿热钱”...为什么温州处于一个角落,但它在今天的中国经济地理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民间资本也比较发达,为什么只有温州的热钱这么热?粤商、苏商、浙商同样以灵活多变和狼吞虎咽著称,为什么作为浙商重要分支的温商最受关注?

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虎年伊始,味道不弱。进入温州和文商的都城,我们试着用广东商人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商业群体,解剖麻雀,希望能给读者更多的启示。

陈志远:从迪拜出发

“去迪拜找便宜货”是温州中小企业商会会长周德文在2010年春节前发出的呼吁。然而,有些人行动更快——商人陈志远已经提前出发了。与在迪拜做生意的温州人相比,陈志远的身份更为特殊——阿联酋温州商会会长。他在迪拜市场努力工作了十多年,对这次旅行充满信心。

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2月初,陈志远带着一个拥有数亿元资金的温州企业家团队回到了中国。虽然他没有购买物业,"这次旅行有额外的收益"--两三个当地的房地产企业已经划定,希望谈判。获得更好的价格;同时,经过初步讨论,在此行中,他们签署了当地商贸城几千平方米商铺的经营权,并准备提供给一线品牌“浙江制造”作为专柜。

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成为一家商店是陈志远的强项。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迪拜商店的运作改变了陈志远的命运

怀着强烈的翻身愿望去迪拜

在1998年独自前往迪拜之前,陈志远的生意处于低谷。“当时在温州很难赚钱,人才济济,竞争激烈,所以我想出国重新开始。”现在,这个开头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陈志远也很少提到:“温州人爱面子,为面子挣钱不容易。”

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作为第一批掘金者,陈志远的唯一目标是“翻身”,只有少量资本。他走在街上,在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下摆摊。“我只有一个想法——挣钱。”他不懂阿拉伯语或英语,每天要走15个小时,尤其是投资。“因为我有强烈的翻身愿望,我想走出低谷。”

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凭借温州商人的坚韧和精明,陈志远摸索前进。那时,翻译的价格特别贵,每天要花100美元。陈志远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在10天内完成的事情上,然后让翻译来处理:“钱应该用在刀刃上。”初中刚毕业,他与商人的直觉斗争。

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半年后,陈志远对迪拜的街道了如指掌,他几乎可以闭着眼睛走出去。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终于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中国商人在迪拜没有自己的购物中心,他们都想在外国人投资的购物中心开店。”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开购物中心呢?”

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一方面,他发挥了温州商人灵活多变的特点,以低廉的价格向外国人出租房屋;另一方面,他立即回到温州,通过人际关系努力吸引投资。不久,他创办了购物中心。

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温州商业原则迪拜搬迁

陈志远是第一个在迪拜做购物中心生意的中国人,但是很快,他遇到了问题:温州人刚出去,每个人都不熟悉这个市场。当他们看到他们的同行在卖什么时,他们也卖了,而且产品非常相似。“这是产品的二次竞争,”陈志远关切地说。“看到每个人的价格越来越低,利润越来越少,一切都失去了,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

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虽然不愿再提,但当时的恶性竞争使刚刚从低谷中翻身的陈志远又欠下了200万元的债务。“坦白地说,我曾经想过走开,”陈志远的思想陷入了激烈的斗争,“但是当我走开的时候,我的正直也失败了。人是我们带出来的,他们做得不好,我也有责任。”看着他从温州招募的商人,陈志远咬紧牙关,卖掉了温州所有的房子。加上他父母多年的存款,他还清了债务。

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这时,陈志远学到了经验:“要在我的商场里卖,你必须有自己的品牌和风格,但如果你重复别人的样品,我会邀请他们出来。”陈志远又花了半年时间才成功建立了购物中心。

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抱团”再次挑战迪拜市场

有了第一个,陈志远很快使他的事业越来越大。在短短11年里,他在迪拜拥有三个商业城市(600306):中国商品城、中国轻工业城和中国致远鞋城。他也从一个不知名的商人变成了阿联酋温州商会的会长。

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迪拜就是其中之一."回顾过去的一年,陈志远非常平静:“影响不小,但恢复得很快,也不像外界说的那么夸张。”当他听说国内媒体报道温商在迪拜损失了20多亿元人民币并进行炒作时,他笑着说:“其实温州人大多在迪拜从事贸易。我们在温州有很多资源,有商业头脑。当你看到商机时,就去做,但这不是盲目的。”他特别解释了“炒房”一词:“大约有5%的人在那里买房,大约有几百人,他们还用闲钱买房子。”

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2002年,迪拜开放房地产市场供外国人购买,温州人开始在迪拜“买自己的房子”。陈志远还说:“中国人注重拥有自己的房子,而不是依赖别人,所以他们买房子。”“这些年来,房价迅速上涨。金融危机爆发时,每个人的房子都没损失多少。”

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春节期间发动迪拜攻势

文尚似乎对迪拜情有独钟。据上海商务国际旅行社统计,去迪拜的机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两倍;今年春节期间去迪拜的旅客人数已达150人,其中近40%来自温州。“现在我们不得不将业务推至迪拜,因为没有多余的机票。”

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根据迪拜唐人街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数据,迪拜的房地产投资回报率从2006年的100%下降到2007年的50%,然后又下降到2008年的10%-20%。自2008年10月金融危机以来,迪拜的房价已经下跌了50%以上。关于当前房价是否已经触底,业内仍有很大争议。

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陈志远回到迪拜过虎年春节。他自信地说:“现在迪拜充满了商机。”“迪拜不会崩溃。这不是一个小市场。我对此很乐观。”

标题:以“温商原则”重新定位 温州商人再战迪拜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7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