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3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曾叶辉
在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向中国道歉后,丰田汽车的召回似乎在中国市场逐渐平息。除了媒体和网民的激烈讨论,市场表现平静,丰田在中国的销售没有受到很大影响。然而,在“3.15”前夕,这一事件再次浮出水面,浙江工商局召开专项整治吹风会,严厉批评丰田对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的不同态度、反应和做法,以及中国消费者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郑宇民批评了丰田召回对中国的歧视,如“同步”、“同病不同治”、“同损不同补”、“同命不同权”。浙江省工商局和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明确表示,丰田应该对中国消费者进行补偿和补偿,包括交通补贴、误工补贴和一定的经济补偿。
负责处理此次召回的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回应称:“政府部门没有向企业提出任何要求,但企业会承诺并立即行动”,但表示不会与浙江工商局沟通。
网上评论显示,浙江工商局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支持。
目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尚未就此事发表意见,情况将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
浙江工商局表示,作为7000名丰田受害者的代言人,“我们不能置身事外”。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中国得不到丰田的赔偿或召回车主的赔偿,浙江工商局可能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丰田召回事件不仅反映了中国召回制度需要改进的事实,而且与美国执法机构对丰田的全面调查和美国人民的积极维权相比,中国社会和人民在面对这一事件时可能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既然用户是企业的“上帝”,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应该是平等的,中国消费者和美国消费者应该是平等的。
包括丰田在内的一汽丰田或许应该对中国工商部门的说法做出更明确的声明。如果这能促进企业的发展,维护市场公平,促进中国汽车社会的进步,中国消费者是值得期待的。
据美联社3月12日报道,加州奥兰治县的检察机关对丰田提起诉讼,指控丰田故意销售缺陷汽车并实施商业欺诈。与美国国会举行的听证会、执法机构进行的调查以及公众和执法机构提起的诉讼不同,中国反对丰田召回事件的声音太弱。
幸运的是,仍然有一些声音。2月2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丰田车型的“风险警示通知”;3月14日,浙江省工商局和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办法通知》,针对丰田召回事件采取了五项措施,其中一项要求丰田在及时修复召回车型的同时赔偿消费者相关损失。对于自动返回工厂进行召回的消费者,丰田应该提供交通补贴、误工补贴和一定的经济补偿。
那么,中国能因为召回车主而获得丰田的赔偿吗?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咨询了负责处理召回相关事宜的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对方相关负责人回应:“政府对企业有什么要求,企业会和政府部门沟通,更不用说提出什么要求了。企业会承诺并立即执行。”
根据这一答复,此事似乎悬而未决。中国工商部门的“说话”会起作用吗?他们会像中国消费者一样被“冤枉”吗?这取决于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主题:
丰田召回引发日韩汽车业“多米诺”效应
标题:丰田区别对待中国车主 断轴致死事件搁置多年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