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2字,读完约2分钟
最近,“地沟油”及其引发的争议一直吵个不停。
地沟油不是新面孔。早在几年前,媒体就发起了一场反对“地沟油”的运动。然而,当它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时,它的社会背景已经不同了——政府和人民都非常关注食品安全。
事实上,在“地沟油”纠纷的背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提高了,餐饮业的经营秩序需要规范,政府监管也面临考验。
消费者:满怀信心地期待美食
“最近不要在外面吃饭,担心吃‘地沟油’。”媒体对“地沟油”的曝光让许多消费者开始谈论“油”的变色。但调查显示,人们对“地沟油”知之甚少,地沟油会引发广泛的愤怒和恐惧。
据新华网近期在线调查,47.2%的受访者表示对“地沟油”知之甚少,20.3%的受访者不知道什么是“地沟油”,约5%的受访者从未听说过。
据了解,所谓“地沟油”实际上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确切的名称应该是废油,具体包括三类:一是狭窄的“地沟油”,即下水道中油腻的漂浮物或宾馆饭店的剩菜。下脚料(俗称泔水)是经过简单加工和提炼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和炼油后生产的油;第三,用于油炸食品的油在使用次数超过规定值后被重新使用,或者在添加一些新油后被重新使用。
北京的一名卫生监督员分析了废油流回餐桌的可能性。“食用植物油,如花生油,由于其成分不同,有特殊的加工程序,一般需要经过5到6道加工工序。溺水水中的成分极其混乱。如果你想从中提取食用油,你必须采用更复杂的加工方法,而且成本不能低。”他认为,不排除不法商贩使用“地沟油”伤害消费者,但大多数餐饮企业不会使用这种油,“因为它不能正常使用”。
与此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在日常监管中发现了一些“食用油”案件,但其中大多数是无证商贩和城乡结合部的小餐馆。这些地方是目前监管的难点。
“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我不认识‘地沟油’的‘眼睛’,从现在开始不可能不出去吃饭。”经常因工作而外出社交的郑先生说:“以伤害消费者为手段来牟利是极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犯罪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餐饮业也要诚信经营。”
在安工作的唐承认,关于“地沟油”的报道让她有点害怕,因为她不知道自己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不管是‘地沟油’还是其他对健康有害的东西,都不应该带到餐桌上。我希望有一个安全的用餐环境,这样我就不会再恐惧地吃东西了。”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消费者、经营者、监管者共话“地沟油”问题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9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