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0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海口6月1日电海南省人大今天发布调查报告,称邮轮和游艇产业是中国的新兴产业,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海南建设了国际旅游岛,支持邮轮、游艇产业作为新型服务贸易产业,目前的管理模式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现行管理模式束缚海南邮轮、游艇产业发展

根据该报告,2009年,共有34艘进港和出港游轮和2艘海外游艇。今年1月至4月,共有19艘游轮和53艘海外游艇进出该省港口。

调查报告指出了目前海南游船和游艇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包括:

首先,游轮的出入境通关效率不高。目前,游览海南省的大型游轮一般有1000-2500名乘客和500-1500名员工,停靠时间只有8-10个小时。据意大利Costa Cruises的经理介绍,在香港和新加坡,3000人以下的旅客通关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目前三亚口岸的通关时间超过两个小时。通关速度不适合目前靠泊时间短、乘客多的情况。现有港口的航道、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超大型邮轮的需求。

现行管理模式束缚海南邮轮、游艇产业发展

第二,出入境政策需要进一步匹配。交通部和公安部出台了外国邮轮可以在中国多个港口停靠的政策,以及允许入境旅客在中国任何停靠港口离船的规定,对出入境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必要在工作中进行研究和提炼,以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现行管理模式束缚海南邮轮、游艇产业发展

第三,现行的国家法律和部门规章将游艇作为运输船舶(商船)进行管理,并对海外游艇的出入境管理作了其他限制性规定。例如,根据现行规定,在船舶检验方面,境外游艇进出海南港必须持有符合航线要求的船舶检验证书。但是,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对游艇的管理都比较松散,没有对游艇进行检查的强制性要求。大多数游艇没有船舶检验证书;在进出口手续方面,境外游艇进入海南省后,必须在出发港办理出境手续,在目的港办理入境手续。复杂的申报程序不方便游艇开展旅游活动;在开放港口和水域方面,根据国家规定,海外游艇只能进入中国对外开放的港口和水域,而海南省主要的海洋旅游景点基本上不在开放的港口和水域。此外,境外游艇入港强制引航和游艇经营者持有当地游艇操作资格证的要求,也给境外游艇进出海南港口和旅游带来了麻烦。

标题:现行管理模式束缚海南邮轮、游艇产业发展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