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2字,读完约2分钟

风险投资业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应该直接运作。

这家在中国拥有最大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公司的总裁没有这么做,而是为自己的业务建立了另一个门户网站。四年前,当深圳东方福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福海)董事长陈伟决定回归零的时候,他仍然不知所措,甚至还在犹豫是做生意还是留在资本市场,也不确定离开深圳风险投资后能否拿到lp(有限合伙人、投资人)的钱。

创投者的“国退民进”

然而,在浪漫主义和机会主义的驱使下,陈伟和他的团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加入私人风险投资。

“2006年,在靳诺山脚下的雁栖湖附近的一家酒吧里,一些梦想家喝着啤酒,看着世界杯,勾画着自己的风险投资人生旅程。就像企业家成功后成为投资者,然后帮助其他企业家成为新企业家一样,从斯里兰卡出发,前往斯里兰卡。”这是陈伟和他的团队创建东方福海时的理想。当然,理想需要偶然实现。

创投者的“国退民进”

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只存在了10年。在此期间,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信息、评论)市场规模较小,积累了大量可以上市但无法上市的企业,这意味着大量的投资机会,陈伟最终坚定了帮助这些企业成长壮大直至上市的理想。

创投者的“国退民进”

“当时,中国没有人以市场化的方式筹集资金,所以我们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市场是否认可我们的团队,是否认可这种投资方式。”令陈伟高兴的是,东方福海管理着一只5000万元的美元基金和两只分别为9亿元和8亿元的人民币基金。陈伟透露,一只规模在5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将在近期募集,重点是前期项目投资。截至目前,东方福海共投资32个项目,3个项目已成功退出,近10个项目正在等待证监会的发布和审核。

创投者的“国退民进”

国有风险投资和民营风险投资之间的角色转换,会让一个已经在资本市场中浸淫多年的投资者感到这种感觉中隐藏着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机会。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创投者的“国退民进”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