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02字,读完约5分钟

在许军教授演讲后的互动中,腾讯的席丹先生第一个提问。在收到回复后,席丹先生对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深化,使与会者提出了建议并进行深入、热烈、精彩的讨论。从这些瞬间的碰撞中,100名中国人力资源员工组织的“智慧与分享”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一“问”激起多重浪 诊断“腾讯成长的困惑”

腾讯成长之谜

西单先生:在问这个问题之前,我可以先从我遇到的挑战的背景说起,这样每个人都能理解我的问题。目前,腾讯拥有近1万名员工,未来三年的计划显示,我们的员工规模将每年增长30-40%。这种人员规模在全球互联网行业是罕见的。应该说,一方面,这是一件好事,这反映了公司的发展和对团队建设的重视。公司非常支持它,其财务资源和业务部门非常合作。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人员数量增加了,但组织的效率却没有相应地提高,包括个人工作效率(激情、投资和创造的成就)、协作效率、组织上下层的沟通和实施、对市场的反馈等。,这并没有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一“问”激起多重浪 诊断“腾讯成长的困惑”

基于此,我无法预见组织效率在未来会如何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也无法提前做好准备。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我觉得未来的组织规划和未来的人力资源投资,包括战略业务计划、人力资源预算和整合,都将受到影响。

一“问”激起多重浪 诊断“腾讯成长的困惑”

在这里,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希望能得到一些参考,尤其是你们能否给出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或者是否有一些关键点来衡量和分析企业的组织效率。换句话说,有没有一个好的关于组织效率的研究、分析和测量模型和方法?这些框架和方法在哪些企业中得到有效验证?

一“问”激起多重浪 诊断“腾讯成长的困惑”

各种各样的评论。

许军教授:我可以举1-2个研究领域的例子。在这里,我简单陈述这样一个概念,即有两个指标用于衡量企业效益。一是与货币相关的数据指标。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很多事情,比如预测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和企业整体效益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数据毕竟不全面,因为最终的企业收入/回报数据包含了很多东西,而人力资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用来预测人力资源。因此,这里应该提到第二个指标,它是一个相对软的指标,通过行为、态度/价值观等来衡量。,并且与企业希望获得的利益相关联。如果你想让员工成为优秀的组织公民,管理层应该告诉员工他们有什么样的表现和行为,就像社会法律告诉公民他们应该主动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主动性,以及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价值观指标一样。

一“问”激起多重浪 诊断“腾讯成长的困惑”

程晓强:关于你的问题,我想知道的是,随着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大,你的招聘条件是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直接下属人数的增加将极大地改变新老管理者对自身能力和情商管理水平的要求。有些经理以前可能管理过员工(比如工程师),但现在他们不得不负责人的主管或经理,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人员的主要构成是否有变化,如主要是本地人才还是跨文化人才?尤其是管理团队的成员,有没有文化障碍?

一“问”激起多重浪 诊断“腾讯成长的困惑”

席丹:随着公司的发展,招聘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人员构成方面,目前我们的高级管理团队有60%是内部成长的,40%来自外部招聘,70%的中层以下人员是内部成长的。接下来,我们希望招收50%的大学生,其余的将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我们对所有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我们喜欢互联网,对这个行业和职业感兴趣。目前,跨文化管理的障碍应该很小。

一“问”激起多重浪 诊断“腾讯成长的困惑”

王燕:我们也有类似的经历:青岛啤酒(600600)从2008年开始实行集团一体化经营,改变了原来的区域划分(每个区域的人员和配置由每个区域管理),生产和销售完全分开,所有的营销系统都由营销中心处理。在整合的初始阶段,为了打开市场,对人员的需求没有限制,但是经过一年的运作,整个营销系统的人数从8000人增加到12000人。然后你提到的问题出现了,即如何合理有效地衡量投入和产出?什么是原始人均效率和当前人均效率?

一“问”激起多重浪 诊断“腾讯成长的困惑”

我们创建了一个“人员总数指数”,将人员总数分别与销售额和销售收入联系起来,两者均占总人数指数的50%。它不仅保证了对销售量、收入和产品结构的响应,而且用该指标反映了不同的运营模式。例如,高端啤酒需要较少的人和渠道,而低端啤酒需要大量的人力。这时,指数就不同了。同时,每个数据单元都可以做一些设置,关键是要使指标变化真实地反映输入和输出,并消除不可控的敏感性因素。

一“问”激起多重浪 诊断“腾讯成长的困惑”

例如,8000人对应的销售量和销售收入是多少,目前12000人的水平是多少?这是输入/输出的反映。如果员工人数增加到12,000人,但销售额或销售收入没有增加,指数自然会上升。然而,与人均销售量和人均投资回报不同,如果市场成熟到一定程度(如市场份额达到一定程度),这一指标就会下降,因此有必要优化配置,提高产能,参考投入产出的波动情况等。,目标是最大化产量。最终,这一指数将影响对人员的投资。这是我们的经验,仅供参考。

一“问”激起多重浪 诊断“腾讯成长的困惑”

杨昌:比如你刚才描述的问题,人员增加了,但是组织的效率没有相应的提高,包括个人工作效率(激情、投资和创造的成果)、协作效率、组织上下的沟通和落实、对市场的反馈等。,所有这些都没有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我觉得你主要是和原来的自己比较。你一定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例如,你可以试着问自己,与未来的期望或同行业相比,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是什么?

一“问”激起多重浪 诊断“腾讯成长的困惑”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一“问”激起多重浪 诊断“腾讯成长的困惑”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