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82字,读完约2分钟

江苏卫视通过刻意制造冲突,获得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娱乐节目。

当你谈论《非诚勿扰》时,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冯小刚、舒淇和北海道。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是:“知道,这不是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吗?”有些人甚至会喜欢剧中的一些标志性人物,比如马诺,著名的“拜金主义者”,他说“宁愿坐在宝马里哭。” 这个约会节目已经播出了四个多月,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变得流行起来,它的收视率已经超过了湖南卫视播出了十年的王牌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就连节目制作人王刚也对该杂志说:“我真没想到会这么热。” 相亲节目出现在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中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998年,湖南卫视和上海电视台就分别推出了《玫瑰之约》和《周六见面》,但《非诚勿扰》却成功地用新酒灌旧瓶。节目中的每个男女嘉宾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女嘉宾的大胆言论可能会让你惊讶地张大嘴巴,然后得出结论,这绝不是简单地创造一个温馨浪漫的相亲节目。众多访客聚集在几个客座博文和新浪微博上,这些微博已经可以被称为家喻户晓,而且极端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不乏针锋相对——这样的人气让人想起超绝少女和快乐男声。当时,正是这两个节目拉开了中国草根娱乐文化的序幕。事实确实证实了这一点。5月10日,除了收视率高之外,《非诚勿扰》在百度“搜索公告牌”电视节目分类中排名第一,几乎是第二名的四倍。这当然吸引了百度的注意力和兴趣。5月22日,江苏卫视将与百度合作举办“非诚勿扰”专场演出。据说那天,除了通过帖子栏注册的网民和百度员工外,百度还会贴上专门为这个程序设计的标识。如果是真的,这将是百度第一次改变电视节目的标识。 “连载剧”和“连载剧”[h/]“如果你是我们中的一员”有人精辟地概括为“集连载剧和连载剧的特点于一身”。只要配对不成功,留在舞台上的女嘉宾都是“连续剧”,而每一期的男嘉宾都是“连续剧”。 最吸引观众的不是形式上的新奇,而是男女嘉宾鲜明的个性、意想不到的情节冲突和主题对当前社会热点的反映,如贫富差距拉大背景下的“富二代”和“拜金主义者”现象。颇具争议的马诺和出现在三月节目中的一个非常傲慢的刘姓男孩是典型代表。 实际上,《非诚勿扰》往往有一些与虚构故事相当的戏剧性特征,这也使它陷入了“证伪”的问题。对此,王刚表示:“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对抗和冲突,确实是通过策划产生的,但绝不是人为写出来的。”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真实的“谎言”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