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5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基金行业最常用的词是“辞职”。从中国邮政的“闪电辞职门”到当天6名基金经理的辞职,基金经理的辞职再次显示了基金行业的人才危机。
除了因转投私募而辞职的明星基金经理之外,大多数离职的基金经理都因其管理的基金表现不佳而突然从基金经理的宝座上退了下来。缺乏投资经验和操作策略上的失误是这些基金经理的普遍现状。
笔者认为基金经理离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激励机制。众所周知,目前转投私募的公募基金经理都是曾经风光一时的明星基金经理。然而,由于产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即使他们为基金公司赚了更多的钱,这些钱也是基金公司的。此外,国内基金公司有排名压力,这也是回报不成比例的原因之一。尽管基金经理拥有“天价薪酬”,但与他们挣的钱和私募股权基金的佣金相比,这仍然微不足道。此外,转向私募比公开发行有更大的自由。
第二,表现原因。由于基金经理的年轻化,许多基金经理严重缺乏投资经验,也缺乏大型基金的交易经验。遭遇牛市没什么。一旦他们遭遇冲击市场或熊市,他们的表现将变得不尽如人意。此外,出生在同一教育体系下的基金经理,投资理念非常接近,缺乏实践经验。在投资市场,真相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如果投资随波逐流,或者资产配置相似,那么他们管理的基金的表现也不会好多少。
对于激励机制,笔者暂时不谈。关于第二点,笔者认为,为了让年轻的基金经理快速成长,我国的公募基金经理应该引入师徒制,这是一种从中国古代继承下来的学习形式。它的出现为中国文化的延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各行各业都依靠师徒制走到了今天。“师徒制”的最大优点是“注重实践,实战性强”。巴菲特可以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资大师,因为他的老师是著名的金融大师格雷厄姆。格雷厄姆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他的金融分析理论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影响了近三代重要投资者。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名资产数亿元的投资经理声称自己是格雷厄姆的追随者。包括在中国,格雷厄姆的经典作品是许多基金经理的必读之作。
同样,索罗斯在投资领域的独特方法也是由于教师的影响。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卡尔·波普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重要哲学著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对索罗斯影响很大。
可以看出,名师出类拔萃是有道理的。“师徒制”的引入可以使一些年轻的基金经理更加注重实际投资,这对他们未来的投资生涯显然利大于弊。目前,中国基金行业缺少一位像格雷厄姆这样的大师。
当然,主人引领门,而且练习是个人的。但是,目前,这些年轻的基金经理连一个人带头的门都没有,所以我不得不担心基金人才的未来发展。
标题:基金经理应该引入“师徒制”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