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98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网上海6月9日电“随着全球产业分工从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低成本地区转移,集装箱运输正逐步从沿海港口向内陆腹地延伸。”上海港80%的出口来自长江三角洲腹地和中上游。”中远集运总经理孙8日在首届中国内河航运高端论坛上表示。
与公路和铁路的巨额投资相比,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导致我国内河航运发展相对落后。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新形势、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及长江流域货运量的持续增长,都表明中国内河航运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将更加注重江海联运和区域合作。
“我们正积极与黑龙江、珠江流域重点航运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希望逐步形成一个连接长江、黑龙江、珠江水系、贯通沿海、辐射海洋的倒‘E’型航运战略布局。”中国外运(报价、信息、评论)长航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朱宁说。
根据朱宁的说法,以长江为源头和汇点的大部分散装货物都是从长江流入大海或从大海流入河流的。传统上,它们需要通过海洋、沿海和长江运输。然而,目前,由于高成本的压力,托运人要求减少过境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因此,航运企业必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推进升级改造,坚持江海联运的发展方向。
业内人士指出,新加坡、鹿特丹等国际港口的“调水”率在50%以上,远远超过2008年上海港37%的比例。提高“江海直达”和“调水”的比例,将是未来长三角港口群整体效率提升的重点目标之一。
不久前,国务院批准了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被定位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世界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兴业证券分析师朱锋认为,长三角地区港口与物流的联动发展将逐步逼近并推动区域港口发展一体化。
标题:集装箱运输从沿海走向内河 更重江海联运和区域合作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