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8字,读完约3分钟

4月22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指出,HKMA将在未来两周内就加强金融监管的建议征询公众意见,并打算加强监管,确保监管体系仍然完善,能够应对基金管理行业股东需求的变化。

亚洲对冲基金监管悄然收紧 国际避风港或一去不返

这不是巧合。4月底,香港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Hong Kong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向香港法院提出申请,针对泰格亚洲管理有限责任公司(tiger asia management llc)涉嫌的内幕交易,禁止泰格亚洲在香港交易任何证券和衍生品。这是香港金融监管机构首次利用法院限制对冲基金的行为。这也是中国证监会第二次指控老虎基金涉嫌内幕交易。上一次是在2008年9月。

亚洲对冲基金监管悄然收紧 国际避风港或一去不返

在欧洲国家对对冲基金的严格监管即将出台之际,亚洲的严格监管却悄然加速。

新的许可证制度

经过两周的磋商,框架逐渐清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计划要求规模超过2.5亿新元的本地对冲基金公司在监管机构注册,并获得相关资本市场业务许可后,才能获准运营。

亚洲对冲基金监管悄然收紧 国际避风港或一去不返

同时,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批准的合格投资者不超过30人的对冲基金公司也应申请资本市场服务许可证。但是,根据原监管规定,符合上述条件的对冲基金公司可以免于资本市场业务许可,无需向新加坡监管机构提交资产报告,也无需通过当地金融监管机构对其风险控制和合规运营的测试。这意味着,将有500多家新加坡中小型基金公司被免除持有资本市场业务许可证,它们必须重新申请许可证,才能开展业务并接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监督。

亚洲对冲基金监管悄然收紧 国际避风港或一去不返

"这将提高新加坡对冲基金的运营门槛."一位新加坡对冲基金经理表示。根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即将实施的许可制度,中小型对冲基金必须投入更多资金和精力,提高对冲基金投资交易的透明度,并在选择合格投资者时“小心谨慎”。一些要求严格保密信息披露的家庭资产管理机构或热钱套利机构只会被拒绝。

亚洲对冲基金监管悄然收紧 国际避风港或一去不返

据了解,对冲基金的主要筹资对象是各国的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约30%的筹资来自各种欧美家庭资产管理机构和热钱套利投资机构。无论如何,这些机构不愿意披露它们的投资规模。

亚洲对冲基金监管悄然收紧 国际避风港或一去不返

此外,新规定规定,资产低于2.5亿新元的对冲基金公司无需获得许可证,但必须保持至少25万新元的基本资本,以便跟踪其基金的投资轨迹。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在新加坡的对冲基金中心负责人Melvyn teo表示:“这将降低新加坡对小型对冲基金的吸引力,但它对大型对冲基金的吸引力仍然很大。”

亚洲对冲基金监管悄然收紧 国际避风港或一去不返

“由于新加坡市场的金融衍生品工具比其他亚洲市场更丰富,对冲基金可以在新加坡投资各种套利模式。”中国对冲基金研究中心主任严蕊告诉记者。

目前,新加坡有140多家对冲基金公司,其中大部分是大型全球对冲基金公司。根据全球对冲基金行业分析师对冲基金研究公司(hfr)的最新数据,全球对冲基金规模在第一季度末达到1.67万亿美元。如果对冲基金公司平均将5%的资产投资于亚洲新兴市场,那么在新加坡和其他亚洲地区旅行的对冲基金的资产已经达到800亿美元。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亚洲对冲基金监管悄然收紧 国际避风港或一去不返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