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9字,读完约3分钟

如果全世界都认为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为什么联想没有?如果有人能看到苹果模式创造的高附加值是制造企业的出路,为什么联想不能呢?

因此,联想高调推出了自己的音乐手机产品,声称未来的竞争对手是苹果,并再次聚焦中国市场,这对联想来说可能是件好事。

这是我们第四次使用联想作为封面。2009年初,联想的业绩亏损暴露了全球市场的管理问题。我们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联想迷失》;2009年2月,刘传志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接替出任首席执行官。从人事开始,联想的整体战略开始调整。我们为此写了《柳传志归来》;9月,联想控股股权变动带来的信息让我们做出了“联想弃联想”的判断——现在看来,过去的封面文章对联想的判断有些错误,但联想调整跨越一年多的背景还是可以大致看到的。作为一份商业杂志,预测公司未来的运营是一种责任,但这也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中国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当它遇到困难时,无论是操作者还是像我们这样的旁观者,都不再可能通过简单巧妙的分析找到问题。对于操作者来说,发现问题并不容易解决问题。观察联想需要很长时间。更重要的是,这只是开始。转让成功与否仍有待市场检验。

试试用客户的眼睛看自己

我们很难预测联想未来是否会继续成功。或许是对的:充分利用他们对中国销售和渠道的了解,充分挖掘中国市场的需求和潜力,而且方向也非常准确。经过“中国公司”和“美国公司”六年的斗争,它仍然是一家中国公司。

试试用客户的眼睛看自己

或许有些遗憾:个人电脑业务,尤其是ibm在全球市场留下的个人电脑业务,并不十分清晰,而管理一家跨国公司的期望和联想在2004年收购全球顶尖企业的兴奋留给了中国人,这将让许多人感到失落。但是,我们不应该让一个企业承担这样的职能,而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原则。

试试用客户的眼睛看自己

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创新。在过去的20年里,联想成功解决了许多问题,但创新或技术一直是它的弱点,现在它的新对手是苹果。巧合的是,本专栏有一篇文章“创新,这是克里姆林宫的命令”,分析了为什么俄罗斯很难孕育硅谷文化,尽管他们甚至用海湾地区的一个地名来命名创新工业园。我认为这种分析也适用于中国:如何构建创新文化,如何构建硅谷模式,以及如何让智慧产生价值——单靠联想很难解决这个创新土壤问题。

试试用客户的眼睛看自己

联想再次找到信心是件好事;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是一件好事;然而,联想应该准备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困难,无论是面对我们的问题,还是未来客户的挑剔。也许理查德·布兰森在本专栏中的一句话可以作为一个提醒:“永远从局外人的角度看待你自己的企业和品牌。”不要局限于最新的季度财务报告,试着用客户的眼光看自己。”

标题:试试用客户的眼睛看自己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