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9字,读完约5分钟

如果说以前奔驰和宝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距离和差距,那么现在他们之间的竞争态势已经演变成了“肉搏战”。

这里有一个共同的背景,那就是金融危机。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两大传统豪华车代表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2009年,梅赛德斯-奔驰全球销量101.2万辆,同比下降9.7%;宝马拥有102.2万辆汽车,下降11.1%。今年,他们俩在中国市场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梅赛德斯-奔驰共售出6.85万辆,同比增长77%,宝马共售出9.05万辆,同比增长38%

奔驰宝马“贴身肉搏”:豪车的“双B”战

“那些进入中国市场的人拥有世界。”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对此深信不疑,至少在未来几年内,它们都准备利用中国市场来恢复之前受到重创的“活力”。因此,在具体策略上,两大巨头的态度也从之前的“含蓄”转变为“互不相让”——宝马将在2010年下半年投产新的5系,奔驰将同时投产新的E级;宝马正准备推出x1型小型suv,而梅赛德斯-奔驰则表示,在glk在中国生产之前,它正在进行市场调查;宝马表示,将在2010年底前向中国市场推出50款纯电动迷你车,而梅赛德斯-奔驰则率先与比亚迪建立合作关系(市场、信息、评论),利用中国本土企业尽快实现新能源汽车登陆...

奔驰宝马“贴身肉搏”:豪车的“双B”战

诚然,豪华车巨头之间的新一轮战斗已经开始。

配乐

奔驰:超越宝马指日可待

采访戴姆勒集团董事长、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迪特尔·泽茨

梅赛德斯不是追随者

中国商报:梅赛德斯-奔驰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母公司戴姆勒集团于4月7日与雷诺-日产形成了新的联盟,雷诺-日产将分别持有戴姆勒集团3.1%的股份,戴姆勒集团将分别持有雷诺和日产3.1%的股份。是什么促使戴姆勒这么做的?这种联盟形式会给戴姆勒或梅赛德斯-奔驰带来什么帮助?

奔驰宝马“贴身肉搏”:豪车的“双B”战

迪特·蔡澈: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证明与雷诺-日产结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首先,戴姆勒拥有智能品牌。作为豪华车的主要制造商,我们一直希望保持作为一个小型汽车品牌的智能,因为这是全世界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然而,如果我们想确保其规模,我们必须在小型车领域找到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以降低和分享成本和渠道。

奔驰宝马“贴身肉搏”:豪车的“双B”战

此外,梅赛德斯-奔驰四缸发动机的排量是两升或更多,我们一直希望有一个排量更小的四缸发动机。在这一点上,雷诺-日产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此外,雷诺-日产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将要合作的领域。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梅赛德斯-奔驰将永远是高端品牌。虽然我们是高端汽车制造商,但我们也希望开发紧凑型或更小型号的高端产品。

奔驰宝马“贴身肉搏”:豪车的“双B”战

中国商报:从你刚才所说的,我发现梅赛德斯-奔驰并没有像外界传言的那样,通过与雷诺-日产的合作来延迟梅赛德斯-奔驰品牌产品的定位。看来奔驰和宝马之间的竞争在未来会更加激烈,因为宝马产品的小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你看来,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市场与宝马的竞争中处于什么位置?

奔驰宝马“贴身肉搏”:豪车的“双B”战

迪特·蔡澈:两三年前,宝马在中国的销量是奔驰的两倍,但现在我们非常接近宝马。事实上,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一直在以交错的方式竞争,不仅是在中国,也是在世界。

奔驰宝马“贴身肉搏”:豪车的“双B”战

中国商报:在梅赛德斯-奔驰的中国市场战略中,我们总觉得梅赛德斯-奔驰是一个跟随者。例如,在宝马宣布新的5系将于2010年下半年投入生产后,梅赛德斯-奔驰也宣布新的E级将在类似的时间投入生产;在看到宝马5系的良好销售后,梅赛德斯-奔驰最近改变了之前不延长产品的策略。参照新的宝马5系,梅赛德斯-奔驰也决定延长新的E级;在宝马表示将把x1投入生产后,梅赛德斯-奔驰逐渐明确了glk的生产计划...如果说由于进入中国较晚,国内梅赛德斯-奔驰产品在早期市场表现略逊于宝马,那么为什么奔驰在某些车型和策略上总是给人以追随者的形象呢?梅赛德斯-奔驰有什么行动和计划来打破这个形象吗?

奔驰宝马“贴身肉搏”:豪车的“双B”战

Dieter zetsche:至于glk,我们确实在讨论相关的介绍细节,但我不认为梅赛德斯-奔驰只是一个追随者。北京奔驰是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在决定在国内生产哪种车型时,一般会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该产品是否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其次,我们应该使我们的车型符合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全球质量标准。

奔驰宝马“贴身肉搏”:豪车的“双B”战

事实上,在北京奔驰之前,除了奔驰产品,它还生产克莱斯勒产品。在某种程度上,这将失去梅赛德斯-奔驰的一些市场效率。克莱斯勒停产后(2007年,成立于1998年的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正式拆分,北京奔驰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停止生产克莱斯勒产品),一些相应的生产能力进行了改造,以满足梅赛德斯-奔驰产品的生产标准,目前北京奔驰的最大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0万辆左右,这也让我们对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标题:奔驰宝马“贴身肉搏”:豪车的“双B”战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