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8字,读完约3分钟
北有李登海,南有袁隆平。
但是,与登海种业(002041)(002041,收盘价56.05元)的“先玉335”和“超级玉米”的表现相比,股价自4月中旬以来上涨了50%以上。龙平高科技(000998)(000998,收盘价为24.49元),业绩和股价均为:
也许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在,在行业热潮的帮助下,隆平高科技董事长吴悦石和新任总裁刘石组成了国内种子行业的超豪华团队,正全力推广“两杂”种子。一位大型券商研究员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正当登海种业在2009年处于业绩转折点时,龙平高科技已经站在了高业绩增长的起点。
该公司有“什么都不做对”的错觉
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种业在经历了艰难的去库存化之后,终于迎来了行业的转折点。登海种业和敦煌种业(600354)(600354,收盘价21.63元)与美国先锋公司合作,较早度过了“寒冬”。2010年,在恶劣天气导致种子减产、各大种子公司业绩超出预期的背景下,种子股成为整个农业乃至整个市场最强的投资主线,登海种业、敦煌种业、丰乐种业(000713)(000713,收盘价14.36元)成为耀眼的明星。
在种子股大的背景下,作为杂交水稻的第一股力量,隆平高科技似乎远离了所有人的视野。
隆平高科技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似乎是混乱的公司治理,它以袁隆平的光环从事一些非主营业务。
2000年底,龙平高科技成功登陆a股市场。2004年8月,长沙新大新集团收购湖南省农业科学院2650万股法人股,占隆平高新总股本的25.24%,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从2005年到2007年,龙平高新的业绩保持快速增长,三年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达到2821万元、3794万元和4933万元。2008年,虽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85%,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损失为1438.42万元。
在主营业务业绩下滑的背后,龙平高科技更热衷于房地产和二级市场投资等非主营业务,这似乎与中国种业第一只高科技股的地位极不相称。就此,上述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实际上,这应该是投资者对龙平高科技的误解。2007年,中国种子供应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空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低端产品库存过大,成为行业盈利能力普遍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国的登海种业和敦煌种业正与美国先锋公司合作,而龙平高新选择在其主营业务之外进行战略投资,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在行业低迷时期业绩下滑。
隆平高科证券办公室的一位人士告诉《国家商报》,2000年《种子法》出台后,公司的杂交水稻迎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从2000年到2005年,公司杂交水稻的销售收入从4000万增加到6亿,只用了5年时间就完成了15倍的增长。然而,2005年后,整个行业经历了低谷,市场竞争无序,产品同质化严重。如果保持主营业务规模,就很难盈利。因此,近年来,公司在业务上做了很多调整,但公司始终把杂交水稻作为核心业务。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全力推进“两杂”业务 隆平高科重回种业高科技正轨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