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2字,读完约4分钟

甘肃省政府近日决定向省级财政投入6亿多元,重点支持旱作农业技术、马铃薯、草食动物、中草药、苹果、蔬菜等农业产业,通过“反弹琵琶”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促进农民增收。

“甘肃特色”农业五彩缤纷

据甘肃省财政厅农业厅统计,甘肃特色农业种植面积从2000年前的1000多万亩增加到2009年的2582万亩,占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一半,形成了稳定的规模化基地。全省农产品(000061)年加工能力800万吨,加工率36%。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255.7亿元,净利润21.62亿元。全省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有192万户,占全省农户的40%,年均增收1960元。

“甘肃特色”农业五彩缤纷

根据甘肃各地的气候特点,甘肃财政突破了单一的粮食生产支持方式。定西,春天是干燥的,夏天是多雨的,是种土豆的最好的地方,也是发展成为“中国土豆之都”的最好的地方。河西走廊气候干燥,风雨较少,已发展成为天然的种子脱粒场,玉米种子产量占全国玉米种子消费量的一半;远离城市、堪称天然草原的甘南,已经成为发展绿色草食畜牧业的理想之地。这一投资支持战略将气候劣势转化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有力支持了各地特色农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今年6亿多元的支持将极大地促进这些特色农业和产业的发展。

“甘肃特色”农业五彩缤纷

甘肃省财政厅加大了对特色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调整了农业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培育龙头企业,支持优势产业发展,甘肃省先后出台了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扶持草食动物、马铃薯、中草药、苹果、蔬菜等产业的措施。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将特色产业基地集中在优势区域。据了解,全省农业产业化组织起步较晚。目前,农业产业化组织有3308个,比2002年的1015个增加了2.3倍,其中龙头企业1715个,比2002年的403个增加了3.3倍。

“甘肃特色”农业五彩缤纷

甘肃省财政厅推动了农业生产支持方式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使千里陇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出丰富多彩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带。已形成的马铃薯、中草药、苜蓿、玉米制种、啤酒大麦等五大产业居全国首位,食用百合、羊肉、酿酒葡萄等十大产业居全国前五位;河西种业、定西马铃薯、陇东苹果、南方草畜等产业基地不断壮大,依托基地培育名为“农”的龙头企业,打造出“滕胜淀粉”、“平凉金果”、“华凌干酪素”等品牌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同时,各类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引领特色产业的加工和增值,使定西马铃薯粉将乘专列到天津,“平凉金果”将隔海销售到欧美市场,临夏牛羊肉将乘飞机从空空投到中东等地区。

“甘肃特色”农业五彩缤纷

据介绍,今年全省新增“六个行动”专项资金1000万元,增加农民收入1.1亿元,整合支农资金5亿多元,总投资6亿多元,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琵琶反弹”。支持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采取以物代资、以奖代补的方式,在全省推广覆盖1000万亩的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支持实施马铃薯增产增收项目。将对全省脱毒马铃薯种子的推广和繁殖给予补贴。支持草食畜牧业发展。草食畜牧业应注重品种改良和推广、标准化和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防疫体系建设、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和畜产品深加工,以促进草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以16个中药材生产大县为重点,支持良种繁育、良种繁育、无公害栽培技术、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加工企业gmp认证等。支持苹果产业发展。支持18个重点苹果生产县优质品种的开发和贮藏。支持蔬菜产业发展。重点推进设施蔬菜和高原渡边夏菜发展,在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惠城流域发展中具有突出优势,对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标题:“甘肃特色”农业五彩缤纷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