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1字,读完约3分钟
3月30日下午,刚刚下飞机的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向包括本报在内的300多名媒体记者宣布:“我们对这个项目(指吉利正式收购沃尔沃)信心十足。”
在众多媒体的担忧中,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资金来源是焦点之一。根据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该公司2009年的总收入为人民币165亿元,净利润不到2亿美元。显然,收购沃尔沃的资金缺口很大。
吉利首席财务官尹大庆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收购沃尔沃所需资金总额和来源约为27亿美元,收购资金为18亿美元,营运资金为9亿美元。27亿美元中约50%来自国内,约50%来自外国资本市场,包括来自美国、欧洲和香港的资金。吉利50%以上的国内部分是自有资金,一小部分来自中国的一些本土投资公司。
尹大庆还透露,很多民营企业都想投资这个项目,但是因为觉得资金构成太复杂,后来就终止了进入。
在此次收购中,吉利是否获得了沃尔沃的关键知识产权也值得关注。对此,李书福明确表示,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吉利作为100%股份的股东,将通过沃尔沃拥有其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同时,它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
"吉利获得了沃尔沃汽车100%的品牌所有权."李书福反复说道。
不过,李书福也表示,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未来将是兄弟,他们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吉利的一些技术将来可以来自沃尔沃,但一些非常高端的技术不能在吉利使用。对此有明确的条款和条件。
他说:“我们非常清楚沃尔沃来自北欧。没有这种特殊的土壤,沃尔沃将成为一个没有根基的品牌,自然失去生存价值。沃尔沃将保留其鲜明特色,并在瑞典哥德堡的团队运营和新一届董事会的领导下,继续在顶级豪华车领域寻求发展。”
在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沃尔沃工会明确表示不支持吉利的收购。但就在签署合同的前一天,他表示支持收购计划,因为“最关键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回答。”李书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表示,他已经与沃尔沃工会达成共识。
吉利之前没有明确表示不会裁员,并“希望”保留经销商和管理团队。但是,从工会的态度可以看出,吉利已经做出了相关承诺。然而,吉利如何解决瑞典和比利时的高工资和高福利呢?此外,劳资关系也是吉利面临的一大挑战。
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可以为李书福节省大量成本。然而,沃尔沃在中国市场被少数集团经销商垄断,一些车型的销量和定价由经销商决定。理清经销商网络将是拓展中国市场的关键。
在肯定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同时,行业专家也对吉利收购后的发展道路表示担忧。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办公室主任赵英指出,到目前为止,吉利只完成了收购的商业方面,但沃尔沃能否成功运营,吉利与沃尔沃能否有机融合,沃尔沃的品牌优势能否得到充分利用以提升吉利自身的品牌地位,还有待观察。如果我们打个比方,走100英里,吉利现在只相当于走20英里,而任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标题:吉利收购沃尔沃“100里只走了20里”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