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1字,读完约3分钟

当“新能源”遇到“低碳经济”时,在经历了一年的繁荣之后,昨天第一次遇到了专家们的“冷水”——“每个人对新能源都有无限的期望,但事实上,从广东的角度来看,这个期望不应该太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助理罗志刚博士在“气候凉爽”媒体系列研讨会上透露,新能源不是实现低碳的唯一途径。

新能源拉动效益不如房地产

新能源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过低

“与房地产行业相比,新能源对各行各业的拉动作用不是很大。”罗志刚指出,房地产拉动系数为1.17,房地产行业单位gdp产出能带动其他行业1.17个单位,而新能源行业拉动系数仅为0.63。

新能源拉动效益不如房地产

显然,罗志刚正在做的是给高期望的新能源“泼冷水”——新能源对低碳经济的贡献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假设广东省的gdp在2010年将达到4万亿元,到2020年将翻倍至8万亿元。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经制定了2020年新能源产值的详细计划。据我测算,2020年广东省新能源产值为7550亿元,尚未占到广东省gdp的10%。”

新能源拉动效益不如房地产

无法改变对石油的依赖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大力发展替代石油产品的新能源,但罗志刚指出,在2005年基准情景下,即不采取措施让其发展,那么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将从2005年的21.89亿吨标准煤增加到66.57亿吨标准煤。

新能源拉动效益不如房地产

换言之,“在2050年低碳情景下,一次能源需求将从2005年的21.89亿吨标准煤增加到50.82亿吨标准煤。”罗志刚指出:“但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改变中国以传统石化能源为基础的消费结构。”罗志刚指出,丹麦计划到2030年拥有50%的风能和15%的太阳能。“我们应该更加理性(看看中国的目标和丹麦的目标)。丹麦是一个资源消耗相对较少的小国。在这方面应该做得更好。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时期,有许多高耗能产业,需要从新能源发电的角度进行理性思考。”

新能源拉动效益不如房地产

多晶硅产能并没有真正过剩

对于多晶硅在新能源领域是否真的过剩,罗志刚坦言:“我认为,新能源领域的产能过剩并不是真正的过剩。”

与外界指出的“多晶硅产能过剩”的说法不同,罗志刚用“空":之间的错位”来解释目前的现象。2007年,中国有很多多晶硅投入生产,希望销往国外,但当国外发生金融危机时,财政补贴不到位,这自然会导致国外消费,但中国的消费跟不上,所以中国

新能源拉动效益不如房地产

罗志刚指出,这种新能源的发展势头强劲。“在任何新兴行业,每个人都有意识,但一两年后就会出现产能过剩。事实上,这是相对的盈余,从长远来看,绝对没有盈余。”

标题:新能源拉动效益不如房地产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