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8字,读完约4分钟
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山西省“疫苗标签”事件。卫生部发言人邓海华表示,经专家组调查,确认三名儿童的疾病与疫苗接种有关,国家将给予补偿。
调查和通过
20名专家前往11个县进行调查
3月17日,有关媒体发表了《山西省疫苗接种障碍调查》报告,“近百名儿童接种疫苗后死亡致残”。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立即派出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中华医学会挑选临床专家组成调查组赶赴山西。
3月19日至4月1日,调查组对报告涉及的儿童、疫苗及相关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本次调查中,儿科神经病学、传染病、临床免疫学、血液学、流行病学、疫苗学等20位权威专家集中研究了15名儿童的病历及相关资料;前往太原、阳泉、吕梁、临汾、运城、长治、晋城等7个市11个县,逐一看望11名儿童,并采访4名死亡儿童的家属。
调查,孩子们
1例确诊为异常接种反应
结果显示,所有报告的15名儿童都有疫苗接种史,但没有一名儿童接受过报告中提到的“标记疫苗”。其中3例患儿的疾病与疫苗接种有关,其中1例接种麻疹-风疹疫苗后出现过敏性紫癜,为疫苗接种异常反应;1例在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后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不能排除。1例在接种日本脑炎减毒活疫苗后,接种部位出现肿胀和疼痛,这是一种全身反应。其他12名儿童的疾病与疫苗接种无关,包括4名死亡儿童。
调查和疫苗
山西异常反应报告率正常
卫生部发言人邓海华说,中国的疫苗分为一类和两类。“标签疫苗”发生在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山西省疾控中心与北京华为时代公司合作期间,仅涉及第二类疫苗,即市民自费自愿接种的疫苗。
在调查过程中,调查组收集、整理和分析了2006年以来山西省疫苗使用情况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的数据,并与国内外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2006-2008年,山西省主要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发病率普遍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率无异常增长,在时间、区域和疫苗品种分布上无聚集现象;疫苗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率未超过国内外监测报告水平。
调查和管理
疫苗公司非法标记疫苗包装
据媒体报道,北京华为时代公司于2006年6月推出了“山西省疾病控制专项”标签,贴在所有发放的疫苗盒上。随后,省疾控中心订购和分发的疫苗在山西各地统一使用,必须贴上“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专用”的标签。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验局局长王立峰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国家对药品包装有严格的规定,药品包装上的所有文字和图案都经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未经批准粘贴是违反规定的。山西为这种疫苗贴上了商业需求的标签。"我们认为这是未经批准的违规行为。"他说。
除了3月23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的问题和非法标识外,调查组认为山西省疾控中心发布的免疫规划仍涉及特定疫苗生产企业和疫苗批发企业。
卫生部下属的协会与北京华为时代公司有关
邓海华介绍,北京华为时代公司隶属于国家卫生行业企业管理协会,其法定代表人是国家卫生行业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全国卫生行业企业管理协会是在民政部注册的社会组织,主管卫生部的业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的规定,主管卫生部业务的社会团体不得冠以“卫生部”字样,也不得以卫生部的名义开展活动。
对于北京华为时代公司与山西省疾控中心在疫苗管理方面存在的所有问题,邓海华表示,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与山西省有关方面合作,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深入调查。不管涉及到谁,所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查处到底,绝不姑息,坚决依法处理。
新闻记忆
疫苗拯救了中国3亿儿童免受传染病的侵害
在回应公众对疫苗接种的质疑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办公室主任冯子健表示,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措施。
据专家估计,自中国实施免疫规划以来,接种疫苗的儿童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了3亿多人,接种疫苗的传染病死亡率下降了400多万。
然而,冯子健也指出,这种疫苗可能会在极少数接受者中引起异常反应。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程度的严重异常反应,可能在百万分之一的水平。从目前的生物技术水平来看,疫苗接种的异常反应是我们为了在人群中建立相应的疾病免疫屏障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标题:贴签疫苗公司法人代表是卫生部下属协会领导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1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