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4字,读完约3分钟

产能的盲目扩张导致了丰田今天的危机。“盲目求大”的企业发展理念给我们热情的中国汽车企业泼了一盆冷水,丰田危机警示着处于“青春期”的国内汽车企业要冷静。

盲目扩产致“大企业病” 丰田危机警示国内汽车业

丰田遭受“大企业疾病”

丰田的质量管理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传奇,在全球范围内召回800多万辆有缺陷的汽车,导致他建立已久的良好形象一夜之间崩溃。此外,丰田的企业文化和领导力问题日益突出。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八款丰田车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门”,公众对公司的信任度直线下降。

盲目扩产致“大企业病” 丰田危机警示国内汽车业

在分析丰田危机时,张志勇明确告诉记者,丰田最大的危机是“力争上游”。每年,5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大大扩大,导致质量控制体系的脆弱性和产品质量的下降。事实上,自2005年前后以来,丰田的召回事件已经开始显现迹象。

盲目扩产致“大企业病” 丰田危机警示国内汽车业

他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全球汽车市场低迷,导致裁员、停产和人心不稳。与此同时,丰田公司几年来的扩张成就没有得到及时消化,许多新员工没有适应丰田公司的企业文化,他们在危机面前缺乏培训和提高的机会。丰田作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市场占有较高的份额,因此这场危机更加严重。

盲目扩产致“大企业病” 丰田危机警示国内汽车业

丰田总裁丰田章男也向公众道歉,指出丰田的增长速度可能太快,从而忽视了对员工的严肃培训。然而,我们发现,在中国,丰田的两个合资企业,尤其是一汽丰田,被业界评价为保守企业,其扩张速度远远落后于国内许多汽车品牌,甚至比自主品牌100%的年增长率还要糟糕。

盲目扩产致“大企业病” 丰田危机警示国内汽车业

国内品牌警惕“产能冲动”

值得一提的是,“盲目扩大生产”正在国内汽车行业蔓延。根据国内部分企业公布的2010年销售计划,2010年国内18家大型合资企业和17家大型独立汽车企业的销售目标约为1230万辆。上述企业的销售额占2009年总销售额的74.4%。按照这个比例,2010年国内汽车销量约为1600万辆。

盲目扩产致“大企业病” 丰田危机警示国内汽车业

对此,张志勇认为,企业的生产水平和销售目标没有错。“但有些公司可能判断失误,设定了过于乐观的目标,这肯定会导致生产和销售的损失。”

但是,他认为规模的无限扩张会逐渐产生收益递减的趋势,也就是说,企业的收益率和管理效率会随着规模的扩张而呈现抛物线趋势。当规模达到一定峰值时,如果没有其他创新的生产经营模式来突破,那么回报率和管理效率就会相应下降。

盲目扩产致“大企业病” 丰田危机警示国内汽车业

加强质量管理势在必行

虽然没有大规模召回自有品牌车型,但中国汽车的质量是否高于丰田?实际上,还有其他类似的问题,如爆震、半轴异响、机油燃烧、制动油管与悬架连杆干涉等。,一直与中国汽车品牌密切相关。

盲目扩产致“大企业病” 丰田危机警示国内汽车业

据业内人士透露,很多厂家在生产线上都有严格的质量检验程序,但这些质量检验程序只能用于检查生产和装配过程中的问题,而很难发现产品设计和国产化改造中的问题,尤其是当发现可能涉及召回的车辆缺陷时,自主品牌厂家会积极处理全面调查?还是你逆来顺受?

盲目扩产致“大企业病” 丰田危机警示国内汽车业

张志勇认为,2009年汽车质量问题非常突出,几乎所有外国制造商都卷入其中。有问题并不可怕,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它们。“中国的汽车企业,尤其是自主品牌,需要增强内部实力。内部力量的关键在于管理。”他说:“不仅是生产现场的管理,还有整个物流系统的管理,包括R&D设计的管理和渠道的管理。这是丰田给我们的教训。”

盲目扩产致“大企业病” 丰田危机警示国内汽车业

相关主题:

丰田召回引发日韩汽车业的“多米诺”效应

标题:盲目扩产致“大企业病” 丰田危机警示国内汽车业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