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8字,读完约1分钟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内外企业都遇到了订单不足、就业率下降、业绩下滑等困境。然而,华为在中国的销售实现了反向增长。2009年,华为的合同销售额达到3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约30%。
近日,记者通过采访华为R&D中心和华为在美国、欧洲、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总部,了解到华为能够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取得上述成绩,得益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产品发展方向的创新战略。华为海外R&D中心的专家认为,华为业绩的逆势增长表明,金融危机的压力可能促使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取得更大发展,中国本土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在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
重视R&D和专利申请
华为是一家生产和销售电信设备的民营科技企业。华为于1988年在深圳成立,拥有22个地区部门和10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其主要业务是为全球电信领域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非常重视自主研发,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到2008年,华为已经连续六年在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上排名第一。同年,华为首次超越日本松下、荷兰飞利浦等国际知名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专利申请公司。
华为负责人表示,公司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来促进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
首先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据报道,该公司已发布了一系列专利创新激励措施,如"多阶段激励政策",以确保发明者在整个过程中关注他们的专利申请。
记者在华为深圳总部看到了一面醒目的“专利墙”——一面宽约20米、覆盖着各种专利证书的墙。许多华为员工告诉记者,每天上班路过这面墙时,他们心里都会喊“加油”,希望自己的专利能尽快出现在这面墙上。
第二,坚持高投入研发。华为每年将不少于10%的销售收入用于技术研发,并将10%的R&D投资用于尖端技术、核心技术和基础技术研究。目前,华为全球员工中,R&D员工占46%,达到4万多人。华为还在美国、欧洲、印度、上海、北京等地设立了12个R&D中心,并建立了自己的全球R&D系统,使其产品能够投入市场,跟上全球新技术的进步。
此外,华为多年来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研发方向。华为负责人告诉记者,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只有转化为客户的商业成功才能创造价值,而过于先进的技术很可能因为市场的反对而难以实现价值。为避免R&D人员只追求技术的新颖性和先进性,缺乏市场敏感度,华为坚持R&D战略应从“技术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并规定每年必须有5%的R&D人员转向市场业务,一定比例的市场人员必须转向R&D..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华为:依靠内外创新应对金融危机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