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92字,读完约1分钟

石化行业通过精细化管理追求效益,依靠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在调整和振兴中谋求双赢

过去,在冬季,白色水汽在安庆石化厂的空飘散,这是炼油过程中产生的低温余热。低温余热是指炼油装置中150℃的低温蒸汽。由于点多、范围广、能耗低、回收困难等特点,以往很少回收,导致炼油装置蒸汽消耗高。

石化业:厂区的白烟不见了

近年来,安庆石化越来越精细化,开始重视这些低温位热的利用,率先解决石化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投资3300万元建立模块化低温余热回收系统。该项目于2008年初实施后,取得了显著成效。仅炼油综合能耗就下降了5公斤标准油/吨,年节能量相当于2.1万吨标准油,年成本降低3600万元。成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收回。

石化业:厂区的白烟不见了

2009年,安庆石化根据《石化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低温余热回收系统。截至2009年底,节约标准燃料油6.6万吨,节约成本1.1亿元。如今,在安庆石化公司,很难看到白烟。

石化业:厂区的白烟不见了

“为什么简陋的低温余热回收项目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关键是我们把‘精细管理和技术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竞争优势的重点。”中国石化(600028)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总经理、全国人大代表于喜志说。

石化业:厂区的白烟不见了

“过去,中国石化工业发展中的许多副产品由于回收困难而被废弃,造成浪费和污染。”余希志代表说:“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精细化管理入手,从减少‘跑、冒、滴、漏’中寻求效益。”

标题:石化业:厂区的白烟不见了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