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79字,读完约7分钟

四川长虹(600839)前员工范德军的一封举报信引起了轩然大波。12年前,四川长虹的销售收入高达50亿元人民币。不久前,有报道称长虹在2008年将其收入夸大了数百亿元...突然,四川长虹掉进了“金融欺诈门”。

四川长虹陷入“财务造假门”

一方面,不断有财务舞弊的报道,另一方面,四川长虹也有澄清。双方各持己见,这让投资者感到困惑。最近,《晨报》的记者以多种方式进行了采访,但发现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很难说出事情的真相。幸运的是,监管当局已经介入了非正式调查,据说很快就会有结果。似乎只有调查结果才能给投资者一个解释。

四川长虹陷入“财务造假门”

12年前,旧账正在“下沉”

2月25日,自称是四川长虹销售服务部湖南管理委员会主任的范德军“爆料”:1998年,四川长虹虚增销售收入50亿元,其中上海英达企业有限公司向四川长虹开具了3亿多元的商业承兑汇票。但是,上海盈达没有提到货物,没有储存和销售货物,也没有收到四川长虹的增值税发票;与此同时,重庆百货也卷入了这一漩涡,公司也以类似的方式夸大了四川长虹的销售收入;四川国际贸易公司也成了“帮凶”之一。范德军表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四川长虹1999年不具备配股资格,1998年主营业务利润不会超过21亿元。“2007年,我们受上海盈达企业有限公司委托,多次致函四川长虹公司,要求长虹解释上海盈达商业有限公司1998年底签发的3亿多张商业承兑汇票的执行情况。”上海诺维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雷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四川长虹迄今未予回复。范德军指定的上海诺维律师事务所律师薛畅也向记者表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四川长虹确实存在上海盈达公司与四川长虹之间3亿多张商业承兑汇票收入虚高的问题。“但是对于其他公司的商业承兑汇票,是否存在上述情况,包括是否虚增,以及虚增了多少,我们并不清楚,也没有必要调查。相关数据是四川长虹的机密,很难弄清楚,从历年年报中只能找到一点线索。我们要做的是揭开四川长虹虚假财务报告的面纱。”薛畅说道。

四川长虹陷入“财务造假门”

记者也联系了重庆百货,但公司相关人士只说十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不太清楚。

这样的“重磅炸弹”让市场对四川长虹感到失望。2月25日,公司的股票交易量下降,8.76亿元的营业额达到今年的新高。此后,该股连续几天下跌,但跌幅开始收窄。

四川长虹陷入“财务造假门”

四川长虹不清楚

上述报告一经发布,四川长虹没有坐等。第二天,该公司立即发布了一份澄清声明,希望给市场一个保证。

根据该公告,范德军所谓的公司销售收入虚高的描述以及1998年通过虚假商业承兑汇票反复确认销售收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销售收入由公司确认,在同一年度签订销售合同,约定结算方式,并出具发货凭证。货物所有权已经转移并取得第一份证书;另外,范提到的费用处理和存货计提都是不真实的描述。

四川长虹陷入“财务造假门”

然而,市场仍不同意四川长虹的澄清。举报者范德军此前对网易表示:“四川长虹没有对这个问题做出积极回应,目前还不清楚。”律师们还认为,上述澄清被怀疑回避了要点,没有对收入虚高做出解释。

四川长虹陷入“财务造假门”

四川长虹发言人刘海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记者范德军在任职期间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赔偿四川长虹77.8711万元,公司终止与他的劳动关系。这份报告主要是对公司的报复。

四川长虹陷入“财务造假门”

另一方面,表示,在2007年底四川长虹非公开发行被拒绝后,2009年证监会批准四川长虹30亿可转换债券融资前,四川长虹曾多次与谈判,要求提出要求,而范总是要求长虹承认自己报了假案。双方都没有让步,谈判失败了。2009年5月25日,范德军向四川长虹发出申请报告,要求四川长虹办理长虹电子集团高水五福利区一套已于1998年12月支付房款的房屋产权证。四川长虹给出了“同意”的答复,但附加条件是范德军不得向公众披露他对长虹的了解。

四川长虹陷入“财务造假门”

“收入膨胀”的风暴又开始了

就在四川长虹陷入困境之际,据报道,2008年,四川长虹的销售收入膨胀了数百亿元。这一事件的消息来自上海李国际律师事务所律师周爱文和杨建军,他们代表股东起诉五粮液逃税。

四川长虹陷入“财务造假门”

日前,周爱文和杨建军向多家媒体提供信息,指出长虹2008年年报(合并)披露的运营成本(230465.263万元)、销售费用(298553.91万元)和管理费用(114.80062万元)预计为271.80076万元,但通过年报披露的采购,这一缺口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四川长虹隐瞒了2008年约155亿元的利润,但可能性很小。另一个原因是四川长虹在2008年将其营业收入、成本和费用增加了数百亿元。如果上述夸大的利润是真的,那会让人感觉很糟糕。

四川长虹陷入“财务造假门”

此外,有消息透露,自2007年以来,已有7人举报四川长虹,其中包括范德军。

对此,新浪发起了一项调查,截至3月4日晚,已有近2.5万人参与,其中80.2%的受访者认为四川长虹存在财务欺诈。

研究员:我看不清楚,但我还是很混乱

“有些数据是不正确的,但我们无法判断这些数据是否是高质量的统计数据,也无法等待公司宣布。”国泰君安分析师王娥一直在关注四川长虹“金融欺诈门”事件的进展,但他无法做出最终结论。

四川长虹陷入“财务造假门”

东方证券的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很难说长虹是否做了假帐。财务报表都经过审计。如有虚假增加收入,将承担法律责任。如果该公司在2008年将其收入夸大了100多亿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也不太可能造假。这位分析师还表示,他平时并不太关注四川长虹。然而,在家电下乡等政策的影响下,其他家电厂商的表现良好,每股收益也不低。但是,四川长虹的业绩一直没有公布,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公司的资本支出很大,经常有项目投入;另一方面,股本过大,稀释后的每股收益很低;此外,该公司投入巨资的等离子生产线没有盈利,市场对它的兴趣也相应下降。

四川长虹陷入“财务造假门”

似乎不仅普通投资者,专业人士也很难看透事情的真相。据悉,四川证监局近日已进入对长虹“假门”的第二阶段调查,并将在近期得出结论,所以最好拭目以待。不过,在结论出来之前,长虹的股票还是少碰为好。[相关链接]

四川长虹陷入“财务造假门”

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四川长虹

四川长虹于1994年上市,曾是市场上老式家电的龙头企业。1993 -1997年是公司最辉煌的时期。1993年净利润为4.29亿元,1997年达到26.1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3.5%。1998年,四川长虹净利润首次下滑,为20亿元。1999年,它暴跌至5.25亿元,主要是由于彩电市场缺乏有效需求。行业内的三次降价导致空之间的产品利润下降;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长虹的业务一直在波动。2004年,它甚至损失了近40亿元,这主要是由于其美国进口商apex公司管理不善,该公司宣布其海外战略失败。数据显示,四川长虹目前总股本高达18.98亿股,仅次于tcl集团的29.37亿股家电股;截至2009年9月30日,该公司的每股收益为0.04元,在业内排名较低,甚至低于拥有较大股本的tcl集团。同时,该公司的销售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标题:四川长虹陷入“财务造假门”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