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6字,读完约4分钟

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它被世界公认为“朝阳产业”,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重点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中国应抓住文化产业强劲发展的有利时机,把文化产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国有商业文化单位企业化改造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实力和竞争力较强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随着文化“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如陕西xi安秦腔剧院转制后,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努力开拓演出市场。演出数量和收入翻了一番,演员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高了。他们创作的《梦回长安》已连续上演260多场,观众超过20万人,年收入约2000万元;近年来,推出了大量高质量的原创动画,其中《喜羊羊》和《大灰狼》的票房超过1亿元,漫画书发行量超过200万册,销量超过2000万元。相应的影碟、网络许可证、电影书籍、玩具产品、食品和饮料纷纷效仿,各种衍生产品纷纷出现。总之,中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蓬勃的发展态势,正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活力仍然不高,不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必须不断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发展问题,强化薄弱环节,建设充满活力、高效、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文化,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坚持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一是加快发展重点文化产业。要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展览、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以文化、科技、音乐制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发展为重点,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带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影视制作行业应提升电影、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力,拓展影视制作、发行、播出和后期产品开发,满足各种媒体和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出版业应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形成一批大型分销群体,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印刷复制行业应发展高科技印刷和特色印刷,建设一批具有自身特色和先进技术的印刷复制基地。动漫产业应着力打造深受观众喜爱的国际动漫形象和品牌,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二是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大力发展商业文化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充满活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持和引导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扩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