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1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新华网)——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潘伟迪4日在北京接受新华社采访,就中国业务发展、公司盈利前景、花旗高管薪酬等问题进行了采访。这是他自2007年底出任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以来,首次接受中国媒体的独家采访。
中国有四大商业目标
潘伟迪表示,花旗中国对花旗集团及其长期业务增长非常重要,花旗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近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花旗在贵阳开设新分行,这是花旗继续扩大中国网点计划的实现。
潘伟迪阐述了花旗中国的四大业务目标:第一,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和服务,未来花旗的所有业务都将在中国全面开展;二是扩大网点;三是深化与中国客户的关系;四是依托花旗软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花旗数据处理(上海)有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为花旗提供软件开发和技术支持。
"为了在中国提供全面的服务,花旗正在积极筹备证券业务."对于市场上传言的合作伙伴人选,他表示:“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合作,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非常重要。我们正在积极调查和寻找它。”
2007年,花旗作为首批外资银行之一,将花旗中国确立为中国的本土法人银行。目前,花旗中国拥有4000多名员工,并在9个城市设立了9家分行。贵阳分行也将于2010年上半年开业。花旗中国还在湖北省和辽宁省成立了三家贷款公司,为当地个人和工商家庭提供服务。花旗(Citi)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欧兆伦表示,尽管具体数据尚未披露,但这些贷款公司的运营“令人满意”。
花旗集团的控股资产将逐步出售
潘伟迪表示,花旗集团在2009年取得了巨大进步,包括确定了核心业务和发展目标。花旗集团将更加关注其在新兴市场的业务,并专注于其客户服务业务。对于花旗控股的非核心业务,集团将逐步出售,募集的资金将投入核心业务。
他强调,奥巴马限制自营银行业务的提议“方向正确”。“该提案旨在让银行名副其实,让它们为客户服务,提供流动性并控制风险。正是通过履行这些基本职能,银行才能积累资本和建立信用。”
2009年1月,花旗集团宣布将其资产拆分为“花旗集团”和“花旗控股”。其中,花旗集团保留了其在100多个国家的传统银行业务;花旗控股包括一些非核心资产管理、消费金融和经纪业务,其中花旗私募股权基金已超过100亿美元。2009年,花旗出售了1680亿美元的资产。
关于该集团的盈利前景,潘伟迪表示,2010年,花旗有一个坚实的利润基础,美国经济也显示出明显的稳定迹象。此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花旗在140多个国家的网络将赋予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实际上,花旗的总部就在飞机上。”他半开玩笑地说。
高管薪酬应该公平且具有竞争力
关于花旗集团亏损时仍向高管支付高薪的问题,潘伟迪表示,2009年,我决定给自己支付1美元,这是公司陷入困境时领导者应该采取的态度。然而,花旗是在一个“全球化和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运营的,因此花旗员工的薪酬应该是公平和有竞争力的。
“2009年,我们在平衡股东利益和花旗员工利益方面做得非常好。”他说,一个可持续的薪酬体系不仅要体现公平,还要体现个人表现,同时要抑制短视的决策。总之,工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很多地方需要讨论。
与此同时,他强调,薪酬只是人才进入花旗的原因之一,而该公司的吸引力在于,它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人才”的平台。
标题:花旗CEO潘迪特:花旗将继续扩大在华投资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