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40字,读完约13分钟
2020年4月11日,“四新”行动动员大会在南京召开。会上宣布了新基础设施、新消费、新产业和新城市的四项行动计划。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静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南京市市长韩立明主持会议。
新的基础设施已经全面加速
今年,我们将力争完成年投资867亿元,年内将启动21个新项目
目前,新的基础设施投资是以内需补充外需的首选,这不仅带动了经济本身,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投资和增长。《应对COVID-19疫情影响发展新基础设施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新基础设施行动计划》)提出,以100个市级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346个城市两级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项目,总投资5454亿元,到2020年全年投资867亿元。
今年,南京的新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全面提速。新基础设施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集中100个市政项目,加快346个新基础设施和相关工业项目的建设,城市一级总投资为5454亿元。2020年,力争完成全年投资867亿元;同时推进30个新的基础设施相关产业载体(园区)建设,总投资734亿元,力争2020年完成年投资121亿元。积极探索新资源、新空产业发展领域,整合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和主导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产业模式和业态创新,依托创新发展新基础设施产业环境,培育平台经济40家示范企业和10家重点企业,力争相关产业年收入增长15%以上,互联网平台网上交易量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22年,力争三年内完成新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投资3000多亿元,相关产业载体面积增加1000多万平方米,相关产业年收入增加2000多亿元,平台经济整体网上交易规模超过2万亿元。
新的基础设施行动计划部署了四项关键任务,即促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相关领域的功能水平;促进相关工业项目的整合,创造由新基础设施支持的工业生态;培育和支持市场主体,提升龙头企业核心带动能力;发展平台经济,加快网络经济。
具体怎么做?第一,重点项目要抓紧推进。我们将全面实施5G基站等50个直接投资的重大项目,确保计划投资额转化为有效实物量,加快解决5G网络密度低等不足。第二,加快培育关联企业。全力推进中兴通讯5G通信设备、LG三元锂电池、烽火通信华东总部基地等50个相关行业项目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子行业龙头企业,已投产并取得成效。第三,整体水平应迅速提高。坚持新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用新基础设施赋予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以新的权能,用传统基础设施丰富新基础设施的应用场景,提升基础设施整体水平。
年内启动了南京政府云等21个新项目,总投资72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38亿元。同时,我们将推动轨道交通等储备项目尽快启动,力争在“十四五”期间保持轨道交通10条线同步建设的规模。
2.5天休息制度的灵活试验
南京新消费行动计划,推动100项活动
COVID-19《应对肺炎影响培育新消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新消费行动计划”)提到,应试行2.5天的休息制度。鼓励各类企业在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灵活争取每周增加0.5天的休息时间,支持有条件的机构及时试行每周2.5天的休息制度。
新的消费集中在提高质量和扩大产能上。主要目标是: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正增长,年均增速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的份额将进一步提高,力争全国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一。规模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额达到1.6万亿元,居民消费水平全面提高。网上零售额达到5100亿元,直播、社区、数字商务、C2M等新型消费总量超过1000亿元。旅游、文化、体育、卫生、养老、教育和培训领域的消费稳步增长。
如何具体推进?会上介绍说,“391”计划应该好好实施。
“3”强调三个关键点,即增强消费者信心和刺激消费者需求;引领消费潮流,增强消费活力;扩大消费水平,提高消费水平。“9”是指9项任务,包括激发新的消费热情、关注新的热点、优化新的消费服务、开发新的消费模式、创造新的消费情景、延长新的消费周期、创造新的消费引擎、提高新的消费质量和完善新的消费链。“1”表示发起100项活动。
在这九项任务中,南京提出试行2.5天休息制度,以延长新的消费周期。鼓励各类企业在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灵活争取每周增加0.5天的休息时间,支持有条件的机构及时试行每周2.5天的休息制度。
为了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放松对临时向外挥杆的限制。2020年国庆节前,允许有秩序地设立“临时周末秋千”;聚焦消费新热点,推动5G终端消费。增加5G终端产品的消费,对购买5G智能终端和办理5G套餐服务的市民给予一定补贴。
灵活试行每周2.5天的休息制度、“最美书店”穿孔卡共享计划、中国南京(秋季)美食节以及推出乡村旅游券...值得注意的是,新的消费行动计划还列出了各个部门、部门和企业。实施100项活动,努力快速营造消费氛围,点燃消费热情,提振消费信心;同时,通过政府和企业搭建的平台,促进网上和网下的融合。
五个方向的主要攻击
南京今年制定了新的产业目标:总规模超过4000亿元
根据COVID-19《应对肺炎疫情影响行动计划》,今年五个新产业的总规模超过4000亿元。
新兴产业应该关注强链集群。副市长蒋发布《应对肺炎疫情影响COVID-19行动计划》,拓展新产业。在“4+4+1”主导产业和五大产业地标框架下,未来我们将重点关注新一代数字经济、新医药新健康产业、智能网络化汽车、新城市产业和新商业业态等五个新的产业方向,为产业基础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确保今年五大新产业总规模超过4000亿元。
在新一代数字经济中,今年的目标规模是1800亿元。具体来说,抓住“智能互联网+”发展机遇,进一步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工业互联网、5G等产业,加快前沿产业集聚,推动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打造1000亿人口的新一代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培育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
在新医药、新健康产业方面,我们将大力发展“健康加”,重点发展重大防疫、多种疾病药物、罕见疾病药物、高端医疗设备、诊断试剂等领域,选择一批企业作为潜在龙头企业重点培育,支持“一个企业、一项政策”,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大力引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前沿项目。到2020年,全市新医药新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800亿元。
在智能网络化车辆方面,引导各产业基地结合自身定位,进行精准投资,引进一批驱动力强、集聚效应突出、核心技术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重点企业。到2020年,智能网络化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800亿元。
在新城市产业方面,根据城市经济特点,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生物医学研发、精密仪器与检测、系统集成与组装、个性化产品定制等服务型制造。到2020年,全市新城市产业规模将达到600亿元。
在未来新的业务形式方面,提出前瞻性布局6G,依托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布局6G的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规范制定,打造下一代通信技术源头和综合应用示范试验区。
南京今年完成了长江第五大桥和溥仪高速公路西段,并继续修建四条过江通道
《建设新城市应对肺炎影响行动计划》(COVID-19)披露了一系列有关民生的好消息,从经济适用房到道路建设,从门口的绿道到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建设,这些都与南京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关。
创建一个更宜居、更安全、更人性化、更现代化的新城市
新城的行动计划很明确。2020年,计划完成棚户区危房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交通枢纽升级改造等。努力建设一个更宜居、更安全、更人性化、更现代化的新城市。
——着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美化、净化、有序城市环境,为大众创造优质生活,让充满温馨和人才的城市安居乐业。
——着力提高抗灾城市建设水平,增强生态环境、防灾避难、公共卫生等系统功能,提高城市抵御外部风险和快速恢复运营的能力,积极创建国家安全示范城市。
——注重保护和继承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创造丰富多样的现代时尚生活体验,突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城市遗产,激发城市活力。
——着力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打造生产与城市一体化、平衡职业与居住空的城市,提升我市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和集中辐射能力。
全市新建保障性住房600万平方米,竣工170万平方米
具体怎么做?围绕“宜居生活提高质量,综合服务增添活力,安全抗灾弥补不足,基础设施功能强大”四个方面,推进16个方面260项任务建设。
在提高宜居生活质量方面,统筹实施“住、改、拆”措施,主城区406栋已登记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完成全市30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孟北和绿洲等重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增保障性住房600万平方米,完成全市170万平方米,有效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盘活城市低效用地空。完成主城区68个旧住宅区的改造,让更多人梦想生活在和平与宜居之中。
同时,加快南京国际医院、南方新城外国语学校、唐山杨康医院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旧城非核心功能的释放,提高新城和新区人口承载能力。省园艺博览园工程基本完成,玄武湖、石城遗址公园、雨花台景区升级改造,绿道建成114公里,体育、健康、休闲设施嵌入,城市绿化创造群众共享空。
城市街区的有机更新。加快鼓楼中心区、湖南路等区域的环境整治,继续建设江北大道、光华路等道路环境整治项目。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主题街、小型文化客厅和共享阅览室空。
城墙博物馆和南京党史博物馆等项目加快推进
门阶上的文化生活会越来越丰富。今年,南京将加快城墙博物馆、科举博物馆、南京党史博物馆、新南京美术馆的建设,打造历史、文化、现代文明空的展厅,更好地讲述南京的故事。实施夫子庙、义和路、小西湖、南狩猎场等历史文化街区,突出古都特色。加快栖霞山国际邮轮母港、华侨城快乐海岸、唐山温泉城等建设。,帮助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空间空。加快金陵中心、仙林苏宁广场、新城五岳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创意、社会互动于一体的城市地标,满足大众多元化消费需求,增强区域城市活力。
实施39个河流(水体)水环境改善升级工程
在安全和恢复力方面,将长江生态恢复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沿江绿化造林、湿地恢复、岸线清理等工作,加快滨江岸线支撑功能和景观质量提升,打造“南京外滩和城市客厅”。积极打清水仗,实施全市39条河流(水体)水环境改善升级工程,建成铁北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和八卦洲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基本消除全市五类亚类水体。加快提升城市垃圾处理能力,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完成江北垃圾综合处理中心一期工程,启动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和城东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建设,继续建设江北新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打造绿色低碳城市生活新风尚。
同时,加强交通拥堵控制,建设19条跨区域破碎道路,完成24个小微阻塞点改造,提高城市道路可达性。制定场馆临时医疗中心重建应急工程计划,实施赛虹桥等5个消防站建设,建设国防公园等16个应急避难场所,加强长江干流及支流堤防加固和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地下管网安全整治行动。
长江第五大桥和溥仪高速公路西段建成,四条过江通道继续修建
将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如加快完善陆口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建设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继续建设西坝港物流中心和秦淮河航道整治工程,推进南京北站、宁武铁路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加快完善陆口港、海港、高铁三大枢纽经济区基础设施功能。
在城乡公路建设方面,加快完善跨省市高速公路网,建设黎高高速公路,继续建设宁河、马宁、玄宁等高速公路新改建工程,加快312国道栖霞段、126省道裕华段、501省道柳河段等干线公路建设,提高对外辐射能力。加强城乡道路连接,完成456公里农业道路升级改造和542公里农业道路安全和生命保障工程,建设141公里农村对外公路。
在过江通道建设中,加强了江南与江北的交通联系,修建了第五长江大桥和溥仪高速公路西段,何晏路、仙新路、建宁西路、龙潭等四条过江通道继续加快配套发展。
在城市道路网建设中,继续实施红山路-何晏路、杨紫茳大道、机场二通道等高速公路项目,实施主次干道建设项目和中央北路拓宽、万家楼立交改造等重要节点建设项目。加快完善江北新区、梓潼区和南部新城主干道网络,引领区域综合开发建设。
搜索公共号码“南京新闻网”,注意南京新闻网的公共号码;在南京新闻网的公开号码对话框中输入[四个新],查看南京“四个新”行动的具体内容,获取更多信息,如最新进展。
进入[假期]查看学校和假期安排,获取2.5天休息系统的最新消息。
标题:2020年,南京推出了四项新举措,尝试每周2.5天的休息制度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