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3字,读完约4分钟

在逆境中从烈火中重生,在苦难中华丽转身。这是对中铝中州分公司2009年整体工作的客观评价。

我们能否抓住战略机遇,突破传统模式,主动应对危机,寻求解决方案?这是氧化铝生产企业生存、立于不败之地、逆势发展的关键。

中州分公司总经理王永红表示,在应对危机的实践中,中州分公司干部职工的思想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从危机开始时的困惑到认识现实的顿悟;二是从长期损失的无助到敢于亮剑的大胆;第三,从冲破困难的喜悦到保持良好势头的坚持。

在困境中寻求发展的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三次思想大变革是一脉相承、相互联系的,不仅解决了前进与后退、防御与进攻等一系列重大思想认识问题,而且与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对危机能力的“火花”相碰撞,使广大干部职工有了不屈不挠的信念、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在金融危机“重灾区”引领和支撑着中州分公司的大船。

在困境中寻求发展的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注重实践,务实举措,追求实效。面对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和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中州分公司结合中铝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熊维平,明确提出了“扭亏为盈,再造成本竞争新优势,实现科学发展更高水平”的“三个第一”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推动企业科学创新发展。努力解决和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和瓶颈,形成了实现科学发展的六大共识和四项整改措施,使企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更加清晰,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认识、思想和舆论基础,发展潜力明显增强。

在困境中寻求发展的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

——以“三个硬仗”为战略武器,主动出击,艰苦实践,逐步取胜。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中州分行开展了“控制亏损、增加利润”、“改革重组”、“结构调整”三场硬仗,三管齐下,始终贯穿始终,集中力量。控制亏损和增加利润的效果是明显的。在消化大量减息因素的情况下,亏损金额和成本逐月下降。2009年9月,连续11个月亏损的被动局面一下子被扭转,盈利状况持续保持了4个月。中铝北方氧化铝企业率先扭亏为盈;改革重组焕发了生机,精简了49%和34%的司级机构,精简了292名各级干部和管理人员,取消了程序,合并了班组,全面实施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了新旧管理体制的顺利更替,优化了管理体制和业务流程,整体执行力、各项措施落实情况、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提高。科学的结构调整体系,按照“一个保证、两个压力、三个严格”的工作要求,中州分公司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柔性生产组织为手段的博弈和广义的生产组织理念,使烧结法、选矿拜耳法和化工生产系统能够在最经济、合理、科学的状态下顺利运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在困境中寻求发展的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

——以坚实的基础为保证,增强软实力,努力工作。安全生产稳定有序。中州分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保证、高效运行”的生产组织原则,努力营造“领导重视、部门负责、员工参与、公平透明、有效监督”的安全文化氛围,努力提高安全本质化水平,成功实现全年无安全事故的目标;基础管理扎实有效,全面加强实施20项非常措施控制亏损、增加利润,全面开展行业先进指标和历史最佳指标对标活动,创新绩效考核模式,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指标考核体系,积极推进“七降八进”和规范量化管理,减亏成效显著;和谐和稳定显示出它们的本来面目。在经营最困难的情况下,停止副处级以上干部的绩效工资和机关、后勤单位的奖金,最大限度地保障基层员工的收入;人心工程、“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挖潜增效、党员第一”、“降本增效、团队第一”等。凝聚人心,稳定队伍,鼓舞士气,增强战斗力。在第三届“中国铝杯”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中州分公司的四名选手分别获得了两项工作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中州分公司还获得了“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华中崛起杰出贡献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困境中寻求发展的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

危机是一把双刃剑,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成本竞争,成本竞争是企业寻求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中州现象”无疑是氧化铝生产企业应对危机的“奇迹”和“典范”。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不是一夜之间的,而是足够的信心、勇气、智慧和耐力。它在于主动应对巧妙的计划,突破逆境,培养优势,提高优势。在努力工作和熟练工作的过程中,它会坚持,变得更强,避免弱点。在激烈的竞争中,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拉动增长极,铸造和磨砺主动反击的战略武器。

标题:在困境中寻求发展的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