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3字,读完约2分钟
备受关注的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充分肯定了山西的做法,认为山西煤炭的兼并重组符合煤炭行业的基本特征,符合经济转型的趋势,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在能源投资体制、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和行业管理体制等方面实现了创新,为全国煤炭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积累了经验。
记者赴山西实地采访了这一变化的推动者、参与者和见证人,探讨山西煤炭改革对类似行业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的借鉴和启示。
大整合效应开始显现
“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的私人煤矿几乎崩溃;国际金融海啸过后,我们迎来了做大做强的机遇。”山西秦心煤业集团董事长孙宏远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与秦心集团一样,尽管北方天气寒冷,山西数百家大型煤矿仍在全力以赴,生产矿井加大了生产马力,技改矿井建设紧张有序。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非常年”,山西顶住了空之前的经济下行压力,利用市场反转机制,果断实施“大、小、散、乱”的煤炭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对山西煤炭行业整合重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采矿许可证换发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该省的矿山数量从合并和重组前的2,598个减少到1,053个。70%的矿山年产量达到90万吨,全部淘汰年产量低于30万吨的矿山;单井年产量达到100万吨,是整合前的三倍。所有的综合矿井都是机械化的。
重组后,山西省煤炭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企业数量从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山西出现了4个1亿吨超大型煤炭集团。展示了以股份制为主体、充满活力的多元化矿业模式。国有、私营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营矿山的比例为2: 3: 5。
整合效应初现端倪:全省煤炭产量逐月逐季增加。2009年第四季度,月均产量恢复到6000多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煤炭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步改善。煤矿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40%和32%。
山西省省长王军在谈到这一"大融合"时动情地说:"结构调整就是要表现出放弃和利用别人的精神,为先进生产力开辟和发展空的空间.通过整合重组,山西煤炭工业的规模、集约化、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家能源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迈出了由煤炭大省向煤炭强省跨越的重要一步。”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山西煤炭业兼并重组启示录:利益相关方实现多赢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