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88字,读完约2分钟

Mba教育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8年,从最初的稀缺教育模式,到现在已经遍地开花。中国的Mba教育已经到了需要总结的时候了。

作为中国最早引进商科教育的高校之一,复旦管理学院的课程正好反映了国内商学院的课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mba和e mba项目也因其高昂的学费吸引了公众的关注。该学院的主要领导之一尹智文最近接受了《时代周刊》记者的独家采访。

殷志文:商科教育未到压缩时

管理人才的供需仍然不平衡

时代周刊:目前,国内商学院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外界担心,高校会因利益诉求而扭曲商学院的初衷。你认为这个问题怎么样?

尹智文:中国有很多商学院,但恰恰相反,中国企业的人才短缺也很严重,很多企业面临着找不到合适的管理人才的问题。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中国的商学院教育远没有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所以“中国的商学院教育应该压缩”也绝非危言耸听。

殷志文:商科教育未到压缩时

从目前中国商学院的发展来看,一些商学院起步较早,与国际社会的合作较多,这可能会起到带头作用。一些商学院起步较晚,仍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但是即使是新的商学院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为中国对人才的需求太大了。因为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的阶段,一些新的商学院不应该被棍子打死。他们应该有机会学习更多,帮助他们成长,共同为中国经济培养更多的人才。

殷志文:商科教育未到压缩时

《时代周刊》:一方面,管理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商业教育的学费很高。面对中国精英商学院的教学,如何理解这一矛盾?

尹智文:很难定义精英主义。如果要谈精英教育,中国的本科教育过去一直被认为是精英教育,但现在关于本科教育的精英主义有很多争议。

在收费问题上,中国不同的商学院会有不同的取向。你可能会发现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费相对较高,还有很多商学院的学费相对较低。目前,有182所大学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62所大学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得到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批准。如果仅仅用学费来区分它们,水平是非常清楚的。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殷志文:商科教育未到压缩时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