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75字,读完约7分钟

2020年4月1日,江苏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

《江苏实施计划》分为总体要求、区域联动、重点任务和组织保障四个部分,明确了江苏需要实施的60项重点任务、重要问题和重大政策。

南京作为长江三角洲的重要成员,多次出现在江苏实施计划中。

加强区域联系发展;

提高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

以长江三角洲中部地区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台州等9个城市为主体,着眼于一盘棋的总体规划,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提升高端要素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一体化体系,打造优质发展的区域集群和强劲活跃的增长极。

南京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加快都市圈的发展

着力高水平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着力提升南京第一名,进一步提升特大城市能源水平,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南京江北新区建设。

加快编制《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支持都市圈扩张,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以南京、镇江、杨一体化为先导,加快建立协同治理机制,推进扬州、镇江特色新城功能提升,加强宁淮深度合作,提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

南京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加强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协调发展,打造东部和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的典范。

促进区域协调和联系

充分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加快沪宁(G42)产业创新带建设。依托宁杭特大城市综合功能,加快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

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发展

全面推进城镇化:完善南京等特大城市的点状聚落体系。

促进跨境区域共建共享

促进省际相邻区域的协调发展:鼎山-灞河、浦口-南桥区域合作,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和跨境生态资源共保;积极推进江宁-王波区域联动,促进协同发展。

构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

搭建产业创新的大平台;

以上海为龙头,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合肥为重要支柱,以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技创新走廊、宁杭生态经济带为支撑,推进原创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共同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社区。

南京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加快培育新技术、新形式、新模式;

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导航等新技术的研发,支持龙头企业联合建立人工智能等新研发平台,鼓励宁、苏、锡等城市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的示范和创新开发。

南京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

加快建设南长江高速铁路、沪通一期工程和连淮阳镇,积极推进北长江、苏嘉甬铁路二期、沪苏湖、何新、甄嬛、宁宣黄、宁阳马宁、宁淮、烟锡长宜、苏锡常高速铁路等规划项目建设,加强淮河和宁杭第二通道规划对接和前期工作。

南京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加快南京北站、苏州北站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改善区域公路的可达性;

加快马宁、宁河、京沪、沪武等高速公路江苏段改扩建工程,以及李宁、涟苏、颜宁、太素等新项目,形成便捷的高速公路网。

加快长泰、龙潭、苏通二号、崇海、江阴二号、润扬二号和章昊的规划建设。

携手打造世界级机场集团;

优化提升南京区域导航空枢纽功能,着力提升国际运输能力,加快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和三期工程前期工作。

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

在共同保护长江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南京区域航运物流中心的功能,加快建设南京以下的海、河一体化多式联运港区。

推进南京港、苏州港、连云港港、盐城港、南通港等重点港区的入境铁路规划建设。

深化智慧在关键领域的应用:

支持北斗导航系统率先应用,建设南京定位服务数据中心。

推进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输电工程建设。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合作

促进重点领域的开放:

举办高水平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和世界物联网博览会,进一步扩大江苏的国际影响力。

共同加强数字贸易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南京、苏州、无锡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加强国际合作园区建设;

依托南京、苏州、无锡等重点城市和重点园区,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建设高水平的国际总部经济集群。携手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支持上海高水平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苏州、南通设立协办单位,为南京、昆山等进口商品搭建专门的展示平台。

创新的综合发展体系和机制

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

构建G42沪宁人才创新走廊,促进人才资源的相互认同和共享,完善常住人才、不变关系、不变身份、双向选择、可进可出的灵活流动机制,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南京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江苏实施计划》是江苏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阐明实施国家战略的一般要求:

显然,要围绕“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准确把握“创新共建、协同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的基本原则,落实“六高”要求,加快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和全省“六个一体化”,率先探索区域一体化体系创新和路径模式。

南京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阐明实施国家战略的分阶段目标:

到2025年,区域一体化发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开放和公共服务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跨境区域、城乡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将达到较高水平,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体系和机制,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引领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征程。

南京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到2035年,区域一体化发展将达到较高水平,现代经济体系将基本建成,成为最具影响力、最强劲、最活跃的增长极。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公共服务水平高质量趋于均衡,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综合发展体系和机制更加完善,引领国家实现更高质量的综合发展。同时,量化了一系列具体指标,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R&D投资强度、5G网络覆盖率、跨境河段水质达标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等。

南京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明确实施国家战略的具体路径:

围绕“一体化”,共同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出积极服务,积极支持上海发挥主导作用,充分整合江苏优势,加强与浙江、安徽的战略协调,深化“1+3”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长三角一体化框架内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从加强区域联动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推进跨境区域合作建设三个方面确定了九项重点任务。

南京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围绕打造“优质”合作、强劲、活跃的增长极,从构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加快公共服务共享、全面拓展对外开放合作、创新综合发展体系和机制、共建长江三角洲生态绿色综合开发示范区等7个方面确定了51项重点任务。

南京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接下来,江苏将这样做:

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使命感,强化责任感。进一步顺利对接国家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重大需求和重点问题的支持。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沟通协调,努力解决跨省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与上海、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联系。

南京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搜索公共号码“南京新闻网”,注意[南京新闻网]的公共号码;在对话框中输入[3]可查看《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原文、战略目标和计划以及给南京带来的好处。

标题:南京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