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05字,读完约1分钟

新华社南京6月19日电每年中国传统夏收夏播,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从大城市回到家乡工作。但是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采用了机械化耕作和收获,这样农民就不必仅仅依靠传统的“海上战术”。

机械化助力中国农村耕种 逐渐告别“人海战”

在中国南方鱼米之乡常州,返乡参加“人工海战”的农民人数逐年减少,因为在这里,麦机的价格只有每亩50元,而米机的价格是每亩60元,这不等于农民工的返乡费用。

机械化助力中国农村耕种 逐渐告别“人海战”

在茅山老区金坛市习之镇杨家舍村,记者看到一台收割机在金色的麦田里匀速驶过,后面是一排排切碎的秸秆。另一边,在已经收割的麦田里,一个插秧机径直走过,插秧机后面是一排排绿色的秧苗,麦田变成了稻田。

机械化助力中国农村耕种 逐渐告别“人海战”

今年70多岁的农民杨山已经全部采用机械化耕作。他为记者算了一下账目:“收割机一小时能工作10英亩,插秧机一小时能工作7英亩,一个人一小时能工作5英亩。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在过去,一个强壮的工人一天只能工作一英亩。”

机械化助力中国农村耕种 逐渐告别“人海战”

位于茅山脚下的习之镇,基本上沿袭了中国传统的男人务农、女人织布的方式。在繁忙的农忙季节,男人、女人和孩子一起参加战斗,赤脚走上田野,用“人对人的海战”来夺取庄稼和种子。但现在,习之市徐坊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用“机械战”取代了“人造海战”。

机械化助力中国农村耕种 逐渐告别“人海战”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机械化助力中国农村耕种 逐渐告别“人海战”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