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3字,读完约2分钟
6月17日,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现场观摩会议在山东东阿阿胶有限公司举行..此时,距离央视6月6日曝光还有几天,东阿东亚阿胶产品有限公司、台前县百仁堂橡胶公司、阳谷县景阳岗阿胶有限公司、河北永丰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与阿胶发生了纠纷。与会者思考了阿胶问题和阿胶行业的深层次问题。
阿胶诈骗不是一个寒冷的日子
近年来,在利益的驱使下,假冒伪劣阿胶的小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生产和销售假冒阿胶的窝点来看,造假者利用皮革下脚料和牛皮制作阿胶,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发言人李师中表示,仅2008年以来,山东、河北、沈阳、河南等地就查处了40多个假冒伪劣窝点,假冒阿胶近3000吨,查处假冒侵权案件总额超过3000万元。可以说,假造的阿胶已经“冻在三尺内,非一日建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科技部现代中药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专家组组长张伯力认为,这种情况并不奇怪,没有严格的监管,从事该行业的企业混杂,事故不可避免。一些小企业有不合格的饲料,以次充好,假冒伪劣,这玷污了阿胶品牌。早在2009年4月,张伯力在山东考察时,就非常担心东阿县的许多小企业生产阿胶。
阿胶原料日益稀缺
近年来,中国阿胶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随着人们对阿胶滋补美容、调节亚健康功效的日益认可,以及营养霜的普及,阿胶的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年增长率达到30%。另一方面,阿胶的主要原料驴皮资源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短缺。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我国驴存栏量正以每年3.5%的速度下降,驴皮价格也日益上涨。牛皮、马皮等下脚料的价格约为每吨2300元,是驴皮价格的几倍。
在原料价格差距较大的情况下,阿胶行业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思路:一是个别企业用牛皮和马皮下脚料来煮阿胶,没有营养作用,甚至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危害。二是一些龙头企业坚持用100%的优质驴皮提炼阿胶。当然,用这种方法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不能与劣质阿胶相比。据了解,我国已有部分企业建立了13个驴养殖基地,为阿胶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问题阿胶事件引发行业思考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4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