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6字,读完约3分钟
银行继续对保险公司感兴趣。最新的传言是工行可能会收购金盛人寿保险。
据报道,上海金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中国股东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已经辞职,潜在的接管人可能是中国工商银行。然而,双方都没有确认可能的交易。
2009年初,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公布了银行参与保险公司的计划,其中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601328)和北京银行。截至目前,北京银行已完成进入第一安泰的步骤,交通银行已收购交通银行康联人寿51%的股权,中国建设银行已锁定太平洋安泰(601099),中国银行拟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银保险参与恒安标准人寿保险。只有中国工商银行被推迟了。
数据显示,金盛人寿是中国首家中法合资保险公司。其股东是法国安盛集团和五矿集团。经营了11年的金盛人寿,只有5家分支机构,其网点并不遍布全国。去年,它实现了8.3亿元的原始保费收入,但其保费规模在许多合资保险公司中排名较低。
银行想入股保险公司的想法由来已久。一直以来,银行保险的合作仅限于产品代理层面,这一波银行深度融入保险公司的浪潮受到业界的青睐。业内人士将银行视为激活保险的鲶鱼。银行股可以补充保险公司的资本,银行的客户资源和网络优势也将促进保险公司的发展。
"银行投资保险公司的批准对双方都有好处."北京工商大学(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保险学教授王表示:“银行抓住机遇,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扩大利润空间,而保险业则获得了急需的资本和发展渠道。”
王徐进教授认为,中国保险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保险覆盖面有限,空发展空间巨大。目前还只是做蛋糕的阶段,还远远不是抢蛋糕的时候,所以银行的进入将对整个保险业的发展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
据记者统计,银行选择进入保险业的大部分保险公司都是市场份额较小的公司。以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为例,它们选择的中国保险康联和恒安标准在寿险行业的市场份额分别只有0.01%和0.17%。
“银行选择小型保险公司是因为这些公司的股权容易获得,管理不善或其他原因使原股东有退出的意愿。目前,银行资产规模增长迅速,利差水平丰富。在这种背景下,银行没有动力从事保险业务。对于银行来说,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越来越罕见的保险许可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家保险公司认为。
此外,银监会对参与保险公司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有严格的监管标准,投资大型保险公司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商业银行基本上只能参与小型保险公司。目前,商业银行的次级债主要出售给保险公司。如果他们加入大型保险公司,次级债将失去销售目标。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大银行积极入股“小保险” 金盛人寿或“嫁”工行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