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0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会计报》近日独家获悉,经过近一个月的预检查调查,财政部近日发布通知,正式启动2010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并公布了239家被检查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名单。这是财政部首次在检查前公布被检查单位名单。
在这份名单中,财政部财政监察专员办公室(以下简称“专员办公室”)负责检查104个,财政部直接安排地方财政厅(局)检查135个。
房地产、医药、能源等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检查的重点
今年将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房地产、医药、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的企业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其中上市公司检查重点是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准则及相关财税法规的执行情况。“检查的范围是围绕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中心的工作来确定的。”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
财政部每年组织的会计监督检查应分两条线进行。
今年,地方专员办公室将负责检查104家企业和公司。
财政部在组织专员办进行检查的同时,还将采取“部、省、市、县”联动模式,组织各级财政部门选择部分地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检查。其中,财政部直接安排财政部门(局)对135家企业、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检查,地方财政部门(局)自行组织对企业、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被检查的户数将达到1万户左右。
与专员办检查的重点行业类似,地方财政厅(局)将按照财政部的统一安排,重点选择房地产、能源、医药企业和在本地区有重要影响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检查,以达到及时反映民生政策问题的目的;关注具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性质的企业经营状况,密切关注并有效防范地方金融风险。
上述负责人表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合法、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完整、是否存在会计舞弊、操纵损益等。2009年企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将成为检查的重点。必要时,检查人员可以将检查范围扩大到被检查单位以前年度的财务报告或者扩大到相关单位的检查范围。当检查发现企业存在违法问题时,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责任将被延长。
内部控制不良的公司是检查的重点
在今年发布的检查通知中,财政部明确要求地方财政部门(局)选择风险意识不强、人员和业务变动频繁、报告数量异常、未按规定报告业务、社会反映不佳的非证券类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检查。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对新设和新合并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确保其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提高执业质量,财政部要求地方财政厅(局)和专员办在新设和新合并的非证券类会计师事务所成立或合并后2年内对其进行专项检查。
当然,不被检查意味着执业质量差,因为根据财政部的要求,专员办公室必须每三年检查一次所有具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此外,今年进一步明确,地方财政厅(局)原则上每五年至少对辖区内非证券类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除了具体审计项目的执业质量外,检查的重点还在于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控制、分支机构管理、财务管理、业务收费、人员资质、业务备案等方面。
财政部在抽查具体审计项目时,原则上要求检查人员将检查范围扩大到不少于两个被审计单位,其中至少应抽查一家上市公司进行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检查。
在检查和处理方面,财政部将进一步加大对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和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处罚力度。故意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严重缺乏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以注册会计师名义执业、内部管理混乱的会计师事务所将受到严肃处理,情节恶劣、屡犯不改的会计师事务所将被暂停甚至取消执业资格。
同往年一样,今年的会计监督检查从本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底。
标题:会计监督检查大幕拉开 239家企业和事务所被查
地址:http://www.3mta.com/njxw/15972.html